(

)

田园
写景
夏天
抒情
赞美
地点
桥边
野外的稻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乡村的宁静与生机。首句“野水稻苗青拂岸”,以“青拂岸”三字生动地展现了稻田中嫩绿的稻苗随风轻摇,仿佛是大自然的绿色丝带轻轻拂过岸边的景象,充满了生命力和自然之美。次句“柘冈麦穗熟分岐”,“柘冈”点明了地点,暗示着一片广阔的田野上,成熟的麦穗在阳光下闪耀,呈现出丰收的景象。“熟分岐”则形象地描绘了麦穗饱满,枝头分叉的情景,既表现了农作物的成熟,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收获季节。后两句“前村父老胥欢甚,笑指桥边露酒旗”,将视角转向了村落,通过“前村父老”的形象,展现了一幅乡村生活的温馨画面。他们因丰收而欢欣,笑容满面地指向桥边,那里的酒旗在微风中飘扬,似乎在庆祝这美好的时刻。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生活气息,也体现了人们在劳动之后享受成果的喜悦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初夏时节乡村的自然风光和人们的生活状态,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劳动成果的喜悦,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释德洪

1809首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