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竿
写景抒情
哲理励志
动物
秋节赞美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德洪所作的《偈四首》中的第二首。诗中以“天下心知不可藏”开篇,巧妙地揭示了人心的复杂与难以掩饰的本质。接下来的“纷纷嗅迹但寻香”,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追求利益或快乐时的盲目与急切。通过“端能百尺竿头步,始见林梢挂角羊”这两句,诗人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暗示了只有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看到更为深远的景象。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刻,体现了佛教中关于修行与觉悟的思想。

释德洪

1809首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