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咏物言志
赞颂物品
场景
抒情言怀
冬日景物
自然山水

赏析

这首诗《次韵思禹题方竹》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方竹在不同环境下的独特魅力与寓意。首句“不改平生岁寒操”,以方竹坚韧不拔的品质开篇,象征着诗人坚守本心,不为外界变化所动摇的决心。接着,“近来随世解方圆”则暗示了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个体的影响,方竹虽能顺应环境变化,但其本质的坚韧不变。“知君出异惊群听,显我寻常是一偏”两句,诗人借方竹之异于常竹,表达了对独特个性的欣赏与尊重,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平凡中蕴含特殊价值的自省。“但见苍官遭宠锡,那知青士亦超迁”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对比苍老的竹子受到的宠爱和年轻竹子的超越,强调了时间与成长的意义,以及不同阶段的不同价值。最后,“水花院落春风晚,庭种连蕉怪石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水花、院落、春风、连蕉与怪石,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共生的自然景观,象征着方竹在特定环境中的生长状态,也寓意着诗人对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通过对方竹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美丽,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诗人对自我、社会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

释德洪

1809首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您喜欢

少湖见怀有诗用韵奉酬
明·孙承恩
江海蹉跎客,风尘蹇拙人。未辞簪绂累,终拟菊松邻。浅薄承嘉会,幽閒称病身。聊将慎出处,敢谓异群伦。有美词林彦,无瑕廊庙珍。明时徵凤鸟,绝代见麒麟。化雨覃江介,清风洒俗尘。文.....
风雨吟
唐·吴融
风骚骚,雨涔涔,长洲苑外荒居深。门外流水流澶漫,河边古木鸣萧森。夐无禽影,寂无人音。端然拖愁坐,万感丛于心。姑苏碧瓦十万户,中有楼台与歌舞。寻常倚月复眠花,莫说斜风兼细雨.....
云屋为龙叔起赋
元末明初·郭钰
挂冠归去云为屋,又似鸿濛未判初。竹送清阴随杖屦,窗涵微润入图书。闻鸡疑与仙家近,放雁多令旧客疏。何事划开天宇净,醉攀明月抱清虚。
古风酬胡元之
宋·范成大
拂我膝上琴,当客清风襟。我琴无轸弦不和,愿借之子调其音。美人一笑千黄金,弹作江岸花木深。下有同队之游鱼,上有同声之鸣禽。琴声一叠一叹息,江花江草无终极。
再赋(其三)
宋·洪适
何人种柳成门巷,几处看花到子孙。且尽山斋一杯酒,此君相对已忘言。
值宿闻乌夜啼
清·弘曣
值宿霜寒夜,蟾光瓦欲流。哑哑听乌语,历历数更筹。已傍龙楼稳,能稍砮矢忧。鸡竿应有兆,计日下皇州。
赠太素庵轲律师(其二)
宋·陈师道
枕帐清寒夜色空,琉璃明净晚灯红。定知城市无穷事,尽在山人冷眼中。
晚立
宋·陆游
倦凭小竖立柴门,残角疏钟欲断魂。伤雁养翎依荻浦,渡牛浮鼻望烟村。壮心已觉随年往,孤学何由与俗论。数点雨声催返舍,小窗灯火对壶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