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
和
圣
制
登
太
行
山
中
言
志
应
制
北
山
东
入
海
,
驰
道
上
连
天
。
顺
动
三
光
柱
,
登
临
万
象
悬
。
俛
观
河
内
邑
,
平
指
洛
阳
川
。
按
跸
夷
关
险
,
张
旗
亘
井
泉
。
晓
岩
中
警
柝
,
春
事
下
蒐
田
。
德
重
周
王
问
,
歌
轻
汉
后
传
。
宸
游
铺
令
典
,
睿
思
起
芳
年
。
愿
以
封
书
奏
,
回
銮
禅
肃
然
。
写景
地点
山水
抒情
春景
写山
赞颂
赞美
手法
奉和应制
译文
北海之东直通大海,驰道蜿蜒直连天际。
顺应日月星三光,登高望远万物尽现眼前。
俯瞰黄河沿岸的城市,手指指向洛阳那片平原。
皇帝出行经过险要关隘,旗帜飘扬直到井泉边。
清晨山岩间传来警报的柝声,春天来临开始狩猎农田。
美德如周王般受人敬重,歌声轻盈不亚于汉朝的传说。
帝王游乐遵循法度,智慧思考在青春年华萌发。
我愿以此封奏上书,期待皇帝归来,禅让之礼庄重严肃。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场宏伟壮丽的帝王出巡景象,通过对自然山川的描写和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帝王的威仪与国力的强盛。"北山东入海,驰道上连天。顺动三光柱,登临万象悬。" 这几句以宏大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壮观的山川图景,北山宛如巨龙,直达东海,道路蜿蜒曲折,如同通天之路。"顺动三光柱"可能指的是日月星辰或是某种建筑物,给人以神圣不可触摸的感觉。"俛观河内邑,平指洛阳川。按跸夷关险,张旗亘井泉。" 这几句则从高处眺望,河流与城市构成一幅和谐图画。而后文中的"按跸"一词,则透露出帝王巡视的威严。"晓岩中警柝,春事下蒐田。德重周王问,歌轻汉后传。宸游铺令典,睿思起芳年。愿以封书奏,回銮禅肃然。" 最后的几句则是对历史的反思与对帝王德行的颂扬,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圣主的敬仰之情,以及希望能够像他们那样治理国家安定民心。整首诗通过描绘壮丽山川、展现帝王威仪和颂扬历史圣君,传递出一种强烈的政治宣告与文化自信。
苏颋
103首
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猜您喜欢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宴交代权赣州孙提刑致语口号(其一)
宋·文天祥
麾节东南会一堂,兰亭昨日记流觞。六丝星度银潢影,五綵春浮玉翠香。院柳旧云怀燕语,野华新雨挹虹光。凤池对秉他年事,伫看天街接佩珰。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