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
写景秋色
咏物抒情
写花菊花
秋天
抒情幽人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师秀的《秋色》,描绘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独特感受。首句“幽人爱秋色”表达了诗人作为隐士般的文人对秋天的喜爱,"祇为属吟情"则揭示了他钟爱秋天的原因,是因为秋天的景色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接下来的两句“一片叶初落,数联诗已清”,通过落叶这一自然景象,暗示了诗人心境的清新与宁静。诗人观察入微,感受到秋风中第一片叶子飘落,便能引发连串诗意的流淌。“瘦便藤杖细,凉觉葛衣轻”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凉意,诗人因身体的瘦削而觉得藤杖更加轻盈,同时感受到葛衣在凉风中的轻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体验和对自然的亲近。最后,“门外萧萧径,今年菊自生”以门外小径的萧瑟声和门前菊花的自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寂寥的秋日氛围,寓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秋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态度。

赵师秀

165首
亦称灵芝,又号天乐。南宋诗人

猜您喜欢

闲题
宋·滕岑
漏云残日凄欲阴,占巢归鹭纷投林。风吹旷野暮色白,山近小窗秋意深。已将梦事了得丧,更凭杯酒寄浮沉。书生习气难料理,有底苦吟劳此心。
浪淘沙(其一)霜林红叶
清末近现代初·洪炳文
秋色上帘栊。霜信难通。堤边砧杵塞边鸿。错认三春桃李放,绚烂东风。点缀到江枫。暮景霞烘。酡颜人醉绮罗丛。好趁多情流水去,诗句题红。
静夜思
明·唐文凤
举头见明月,万古月不老。月圆人亦圆,人月应同好。
黄润夫北山新居
明·张羽(凤举)
小径城阴绕薜萝,瓦盆相对长高荷。花深山鸟时还下,地僻儒绅暂亦过。草色雨亭生画景,炉香秋院引弦歌。分明萧散红尘外,未必仙居定若何。
舒城道中
宋·吕声之
还辕天作十分晴,泻出秋光一派清。走笔欲题人到迹,扬鞭不住马嘶声。顷禾晚熟黄云色,篱菊朝含白露英。得似渊明便归去,候门童稚出欢迎。
秋感
宋末元初·陆文圭
遥夜百感集,白露下空庭。秋风入草木,众叶会飘零。甘液始润物,履霜渐阴凝。哀哉石榴树,谶语成添丁。兰艾既同焚,孰别臭与馨。皇天默不语,今古常青青。
悲秋
唐·卢殷
秋空雁度青天远,疏树蝉嘶白露寒。阶下败兰犹有气,手中团扇渐无端。
迓金国聘使舟中逢玉簪花
宋·袁说友
扁舟伊轧乱秋声,花下新凉暑不侵。浓叶衬成螺展髻,芳苞拆尽玉垂簪。谁将茉莉评高下,未必清香较浅深。把酒问花花不语,微吟空伴小蛩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