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
花
阴
·
语
花
露
沁
香
心
花
中
酒
。
月
下
低
垂
首
。
掩
映
绿
樽
中
,
弱
质
离
披
,
如
何
风
前
抖
。
美
人
笑
把
花
枝
嗅
。
欲
与
花
为
友
。
悄
自
向
花
言
,
不
解
相
思
,
何
事
如
奴
瘦
。
写花
情感
相思
婉约
秋天
离别
咏物
美人
节令
秋天
赏析
这首《醉花阴·语花》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诗中描绘了月下花丛中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花与人的微妙情感交流。“露沁香心花中酒”,开篇即以拟人化的手法,将露珠比作酒,浸润在花的心中,赋予花朵一种醉人的香气和生命力。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仿佛在与自然界的美好相互交融。“月下低垂首”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氛围,月光下的花朵似乎在低头沉思,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雅的意境。“掩映绿樽中,弱质离披,如何风前抖。”这一句通过“绿樽”(可能是指花瓶或容器)的隐喻,强调了花朵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娇嫩和脆弱。面对风吹,花朵轻轻摇曳,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含了诗人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美人笑把花枝嗅,欲与花为友。”诗中以“美人”形象出现,她轻笑着靠近花朵,用鼻子嗅着花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亲近。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人情味,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悄自向花言,不解相思,何事如奴瘦。”最后两句,诗人似乎在对花倾诉自己的心事,表达了一种难以言说的相思之情。他感叹于自己如同瘦弱的花朵一般,无法承受外界的风雨,隐含了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整体而言,《醉花阴·语花》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董以宁
238首
(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
猜您喜欢
书斋秋夜
清·刘霖
院静重门掩,风轻小阁凉。窗含一树月,菊傲五更霜。塞雁惊寒过,村尨吠漏长。凭栏无限意,灯火伴昏黄。
寒意
清·缪烜
庭菊初齐瓣,山枫正媚枝。晓衾寒欲动,独客最先知。
添字采桑子
清末近现代初·汪东
新丘爽气充庭宇,每值良宵。女伴招邀。月下吹笙和玉箫。休待鹊成桥。看看又是初三月,眉样娇娆。镜里偷描。无柰连年怨别离,宿翠已全销。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
唐·杜甫
北池云水阔,华馆辟秋风。独鹤元依渚,衰荷且映空。采菱寒刺上,蹋藕野泥中。素楫分曹往,金盘小径通。萋萋露草碧,片片晚旗红。杯酒沾津吏,衣裳与钓翁。异方初艳菊,故里亦高桐。摇.....
发后渚诗
南北朝·鲍照
江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从军乏衣粮,方冬与家别。萧条背乡心,凄怆清渚发。凉埃晦平皋,飞潮隐修樾。孤光独徘徊,空烟视升灭。途随前峰远,意逐后云结。华志分驰年,韶颜惨惊节。推.....
岐下寓居见槐花落因寄从事
唐·吴融
才开便落不胜黄,覆著庭莎衬夕阳。只共蝉催双鬓老,可知人已十年忙。晓窗须为吟秋兴,夜枕应教梦帝乡。蜀国马卿看从猎,肯将闲事入凄凉。
催雪·珍珠兰
清·沈岸登
筼节缘枝,棕丝缀叶,小蕊不争浓艳。为檀枕平分,钿钗一半。谁载楚江轻桨,但故国、情多长悽惋。雕笼密认,翠禽红爪,也输纤软。深院。残暑换。每闻处隔帘,倦时遗簟。还付与朝朝,画.....
次韵酬沈雨若见寄
明·李流芳
寥落花间一草堂,喜看舟楫到江乡。春潮送客浑无信,寒菊怀人尚有香。十五松斋容啸傲,三千尘路费商量。凭君莫问行藏意,世事于今正渺茫。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