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湿
怀旧情感
闺怨
写物
写泪
写衣袖
抒情

赏析

这首《相思儿令·烧香曲》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对远方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银叶如钱一点,漫爇小蓉丸”,以“银叶”比喻香料,形象地描绘出香料细小如铜钱的模样,而“漫爇小蓉丸”则描述了点燃香料的过程,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接下来,“忆得韩郎去后,十样淡眉攒”,通过回忆与恋人分别后的场景,表现了女子内心的忧伤和思念。这里“十样淡眉攒”运用夸张手法,形容女子因思念而眉头紧锁,仿佛十种愁绪汇聚于眉间,生动地展现了情感的复杂与深沉。“博山红兽犹寒”,“博山”是古代的一种香炉,此处借指香炉,而“红兽”可能是指香炉上的装饰物,暗示香炉虽在,但情感的温暖却已消散。“只因愁绪多端”,直接点明了女子之所以感到寒冷,是因为内心愁绪万千,无法排解。最后,“泪痕湿处频熏,唾花衣袖难乾”,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因思念而落泪,泪水浸湿的地方香烟缭绕,衣袖上的唾花也难以干涸,形象地展示了她情感的强烈与持久。整首词通过一系列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女子对恋人的深切思念,也反映了她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以及在情感世界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痛苦。

董以宁

238首
(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

猜您喜欢

荅谢家最小偏怜女
唐·白居易
嫁得梁鸿六七年,耽书爱酒日高眠。雨荒春圃唯生草,雪压朝厨未有烟。身病忧来缘女少,家贫忘却为夫贤。谁知厚俸今无分,枉向秋风吹纸钱。
代挽雷以动妾联
清·吴恭亨
毁卵几完巢,贫家我悼糟糠妇;小星不伴月,昧旦人赓凫雁诗。
个人之一
明·王彦泓
铜尊花露玉炉烟,长见飞琼侍晓筵。觉我欲前微掩敛,避人佯退定迁延。无聊脱钏红箱畔,特地兜鞋碧槛边。喜煞未曾梳洗在,翠鬟松压睡容鲜。
念奴娇(其二)
宋·蔡伸
岁华晼晚,念羁怀多感,佳会难卜。草草杯盘聊话旧,同剪西窗寒烛。翠袖笼香,双蛾敛恨,低按新翻曲。无情风雨,断肠更漏催促。匆匆归骑难留,鸾屏鸳被,忍良宵孤宿。回首幽欢成梦境,.....
醉太平
元·刘庭信
泥金小简,白玉连环,牵情惹恨两三番。好光阴等闲。景阑珊绣帘风软杨花散,泪阑干绿窗雨洒梨花绽,锦斓斑香闺春老杏花残。奈薄情未还。
浣溪纱(其一)代闺人寄发
清·佟世南
轻剪乌云一缕柔。寄郎聊与结绸缪。梳妆休忆旧红楼。灯下懒教添剃尾,帐中谁看坠搔头。丝丝难囗许多愁。
古乐府
唐·邵谒
对酒弹古琴,弦中发新音。新音不可辨,十指幽怨深。妾颜不自保,四时如车轮。不知今夜月,曾照几时人。露滴芙蓉香,香销心亦死。良时无可留,残红谢池水。
鹧鸪天(其三)
宋·李之仪
避暑佳人不著妆。水晶冠子薄罗裳。摩绵扑粉飞琼屑,滤蜜调冰结绛霜。随定我,小兰堂。金盆盛水绕牙床。时时浸手心头熨,受尽无人知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