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物
情感
夏日
闺怨
婉约

赏析

这首《画堂春·拂簟》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此词描绘了主人公在夏夜使用蕲州出产的冰丝簟子(一种质地轻薄、透气性好的竹席)拂拭床帐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清凉、宁静的氛围。“冰丝簟子出蕲州”,开篇即点明簟子的材质与产地,蕲州产的簟子以其冰凉触感和高雅品质著称。“铺来湘水平流”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簟子铺开时的平滑比作湘江水面的平静流动,形象地展现了簟子的平整与舒适。“为郎拂拭向纱帱”,进一步描述主人公为心爱之人拂拭床帐的过程,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温柔的关怀。“凉沁如秋”则直接表达了簟子带来的清凉感受,仿佛置身于秋天的凉爽之中,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每到宵来重展,却怜晓起偏羞”,这两句通过时间的对比,表现了主人公在夜晚使用簟子时的愉悦与满足,以及清晨醒来时的羞涩与不舍,体现了情感的细腻变化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臂痕人讶细纹留,今夜拚休”,最后两句描绘了主人公手臂上因长时间接触簟子而留下的细纹,以及她对这一美好时刻的留恋与不舍。这里的“拚休”二字,表达了主人公愿意放弃其他事物,只为留住这一刻的深情与决绝。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特定情境下情感的微妙变化,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董以宁

238首
(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

猜您喜欢

悼亡五首(其四)
清·缪徵甲
秋风??赋归来,片刻愁颜强自开。检点征衣亲薄浣,料量冬学苦频催。离方五日缘偏断,闰到重阳梦不回。最惨弥留前半夕,寒衾欲寄手还裁。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春归怨·越调
宋·周端臣
问春为谁来、为谁去,匆匆太速。流水落花,夕阳芳草,此恨年年相触。细履名园,闲看嘉树,蔼翠阴成簇。争知也被韶华,换却诗人鬓边绿。小花深院静,旋引清尊,自歌新曲。燕子不归来,.....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窗下绣/一络索·窗下绣
宋·贺铸
初见碧纱窗下绣。寸波频溜。错将黄晕压檀花,翠袖掩、纤纤手。金缕一双红豆。情通色授。不应学舞爱垂杨,甚长为、春风瘦。
点绛唇
宋·苏轼
月转乌啼,画堂宫徵生离恨。美人愁闷。不管罗衣褪。清泪斑斑,挥断柔肠寸。嗔人问。背灯偷揾,拭尽残妆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