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
写花
梅花

赏析

这首诗《吊梅花道人墓》由明代诗人冯梦祯所作,通过对梅花道人的追忆与缅怀,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以及对梅花道人品格的崇敬之情。首联“闻君画梅亦画竹,祗是梅花名独存”开篇即点出梅花道人以画梅著称,而其画作中,梅花之名独显,暗示了梅花道人艺术成就的独特之处。颔联“香径为君留素影,月边容汝傲黄昏”进一步描绘了梅花道人在艺术上的高洁与独立,以香径和月夜为背景,展现其作品中的清雅与傲骨。颈联“人归旧里家何在,墓托空门道益尊”转而抒发对梅花道人离世的哀痛与怀念,表达了诗人对逝者所在之地的追寻与失落感,同时通过“空门”一词,暗示了梅花道人对佛教的信仰与追求,对其道行的尊敬之情溢于言表。尾联“唯有孤山林处士,知心两地荐芳荪”则以林处士(可能指林逋,宋代隐士,以爱梅著称)为例,表达了对梅花道人品格的认同与共鸣,认为只有像林处士这样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并推崇梅花道人的艺术与精神,以此寄托了对梅花道人的深深怀念与敬仰。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不仅展现了对梅花道人的哀悼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赞美与向往。

冯梦祯

22首
又号真实居士。著名的佛教居士。明代诗人。公元1577年(明万历五年)进士,官编修,与沈懋学、屠隆以气节相尚。后因得罪宰相张居正,被外谪广德州判,复又累迁南国子监祭酒,3年后被劾罢官,遂不复出。移家杭州,筑室于孤山之麓。因家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遂以此名其堂为“快雪”。为人高旷,好读书,好奖掖后学。诗文疏朗通脱,不事刻镂。著有《快雪堂集》64卷、《快雪堂漫录》1卷、《历代贡举志》等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哭雪湖四首(其三)
明·谢迁
西江桃李满门墙,香社归来鬓未霜。雅志可能随俗改,閒情祗为作诗忙。苦吟身与春光去,惇德门延世泽长。也欲招魂歌楚些,临风呜咽不成章。
题欧阳广汤梅花
明·杨士奇
西昌欧阳生,明经起科目。当宁敬刑罚,擢官秋卿属。生抱忠厚资,况奉先训笃。夜烛治官书,求生于死狱。所听两造词,不厌四五覆。明鉴靡遁情,被辜皆诚服。门庭净若洗,襟怀皎于玉。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