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
情感
思乡
季节
夏初
写活动
送别
友情
惜时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冯梦祯为朋友姚叔祥还乡而作的送别之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姚叔祥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归乡之路的关切与祝愿。首联“久饮建业水,尔来归梦频”描绘了姚叔祥长期在外,思乡之情浓郁,连梦中都频繁出现归乡的画面。颔联“思归未得归,不堪送归人”则表达了诗人自己未能陪伴好友归乡的遗憾和对姚叔祥离去的不舍。颈联“君来朱明初,倏忽佩萸辰”点出送别的时节正值初夏,同时提到茱萸,寓意着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季节更迭的感慨。接下来的“较史惜炎晷,剖疑扫余尘”表达了诗人希望姚叔祥在归途中能珍惜时光,解决疑惑,清除杂念。“考索资发蒙,补缀惬知新”鼓励姚叔祥在学习中不断探究,获取新知,充满对学问的追求。尾联“休文称益友,卯金亦忠臣”以南朝文学家沈约(字休文)自比,表达对姚叔祥品德和才学的赞赏,同时也暗含对友谊的忠诚。最后两句“斯文既辍笔,离席何遽陈”感叹文人离别之苦,表达了诗人对相聚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送别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

冯梦祯

22首
又号真实居士。著名的佛教居士。明代诗人。公元1577年(明万历五年)进士,官编修,与沈懋学、屠隆以气节相尚。后因得罪宰相张居正,被外谪广德州判,复又累迁南国子监祭酒,3年后被劾罢官,遂不复出。移家杭州,筑室于孤山之麓。因家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遂以此名其堂为“快雪”。为人高旷,好读书,好奖掖后学。诗文疏朗通脱,不事刻镂。著有《快雪堂集》64卷、《快雪堂漫录》1卷、《历代贡举志》等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