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
苔
纸
屏
竹
榻
亦
生
涯
,
掩
上
柴
扉
不
用
推
。
人
似
春
云
离
复
合
,
愁
如
潮
水
去
还
来
。
壶
头
新
酿
今
朝
熟
,
篱
脚
寒
梅
昨
夜
开
。
岳
顶
高
僧
□
有
约
,
想
携
竹
帚
扫
苍
苔
。
写景
情感
怀乡
自然物候
咏物
梅
山水田园
四季中的冬
日常生活
赏析
这首宋诗《扫苔》是倪槐坡所作,以日常生活的简朴和诗人的情感世界为背景,展现了诗人闲适又略带愁思的生活态度。首句“纸屏竹榻亦生涯”,描绘出诗人居住环境的清雅,暗示了他淡泊名利的生活方式。次句“掩上柴扉不用推”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隐逸之感,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人似春云离复合,愁如潮水去还来”运用比喻,将人的感情比作春天的云彩,时聚时散,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情感的起伏。而“愁如潮水”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郁情绪,如同潮水般难以阻挡。“壶头新酿今朝熟,篱脚寒梅昨夜开”两句通过写新酿的酒熟和寒梅开放,寓示着时光流转,季节更替,也暗含诗人对生活的品味和对自然的敏感。最后一句“岳顶高僧□有约,想携竹帚扫苍苔”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与高僧共游的情景,扫除山中青苔,既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禅意,也表达了他对精神追求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日常生活琐事,传达出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猜您喜欢
过笮桥道中龙祠小留
宋·陆游
江边龙庙何年作,白浪花中插朱阁。朝暾渐上宿雾收,春气已动晨霜薄。我来倚栏一怅然,芦花满空如柳绵。安得身为双白鹭,飞上滩头却飞去。
渔父辞(其五)
宋末元初·毛直方
本无租赋本无田,不知历日不知年。谁信渔家小船上,犹是无怀并葛天。
观壁卢九想图
唐·包佶
一世荣枯无异同,百年哀乐又归空。夜阑鸟鹊相争处,林下真僧在定中。
题李遵道枯木图为建安朱炯作
元末明初·蓝智
君家枯木称小李,老干杈枒翠微里。忽看怪石起陂陀,复有疏篁映秋水。年年雨露长莓苔,落叶悲风惨澹来。日暮天寒鬼神护,深山大泽栋梁材。牧童樵子不敢近,似有龙蛇此中隐。故将露叶拂.....
冬日村居(其二)
明·李攀龙
百年长药裹,三径且蓬蒿。华发抽簪短,青山伏枕高。漂零知浊酒,雨雪见绨袍。似解冥鸿意,翻然变羽毛。
怨别离
清·徐元梦
思君恨夜长,寂寞空床宿。思君恨日短,白头一何速。长短空自知,思君无尽期。登楼时一望,杨柳夹堤垂。黄鸟鸣其上,喈喈有余悲。听之动中怀,罗袖春风吹。春风忽已换,阔别恩情断。织.....
次韵高宾王见投四首(其二)
宋·陈造
病念还家可奈愁,客中日月急梭投。土花晕壁迎梅雨,海燕将雏送麦秋。沾袖正怜珠陨睫,关门能复玉为舟。支头閤膝高舂卧,黄奶青奴共此楼。
劲草行
元末明初·王冕
中原地古多劲草,节如箭竹花如稻。白露洒叶珠离离,十月霜风吹不到。萋萋不到王孙门,青青不盖谗佞坟。游根直下土百尺,枯荣暗抱忠臣魂。我问忠臣为何死,元是汉家不降士。白骨沉埋战.....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