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
普
明
禅
院
二
首
(
其
二
)
轩
冕
唐
年
客
,
溪
林
洛
社
坊
。
虽
开
居
士
室
,
未
坏
鲁
恭
堂
。
佛
树
高
弥
绿
,
天
花
落
更
香
。
惟
馀
名
不
灭
,
来
伴
法
灯
长
。
山水
写景
禅意
抒情
秋节
田园
名物
佛意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佛寺风光与氛围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宗教文化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崇敬之情。"轩冕唐年客"一句,以"轩冕"比喻古老的车轮辙迹,暗示历史悠久,"唐年客"则指代远古时期的游子,这两字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沉淀。"溪林洛社坊"接着描绘出一幅水流潺潺、林木葱茏,人们聚集交流的画面,其中"洛社"更是指代古都洛阳附近的佛教社团。"虽开居士室,未坏鲁恭堂"这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宗教建筑的尊重和保护。"居士室"可能是指僧侣的住所,而"未坏鲁恭堂"则显示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维护。下片"佛树高弥绿,天花落更香"中,"佛树"象征着佛法的繁盛与深远,而"天花"在这里指代梅花或其他悬挂于空中的花朵,它们随风飘落,散发出更加迷人的香气。这种描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更蕴含了超脱尘世、清净自守的禅意。末句"惟馀名不灭,来伴法灯长"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传承不息的希望。"馀名"指代遗留下来的美好名称或事迹,而这些美好的记忆并没有消逝,反而与"法灯"(象征智慧和正道)一起,长久地陪伴着后人。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建筑以及宗教文化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守护精神遗产的主题。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