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花
咏物
春天
赞美
地点
瑶津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牡丹盛开图景。诗人通过对瑶津亭内双头牡丹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花卉的美丽与繁荣,以及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欣赏。"太宇星津曲,灵葩帝囿中"两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情境,太宇星指的是瑶光如织的牡丹花,星津曲则是形容牡丹生长的地方像天堂般的美丽。灵葩帝囿中的“灵”字透露出一种超自然的神秘感,强调了牡丹所在之地的非凡。"丹房忽三出,宝艳更双融"中,“丹房”指的是牡丹花朵,“忽三出”表明牡丹绽放至极致,而“宝艳更双融”则形容两朵牡丹花相互辉映,更显珍贵。"采绚仙囊露,香翻沛筑风"一句中,“采绚”指的是鲜艳的花色,“仙囊露”则是形容花朵如同天上的仙物散发着迷人的香气,而“香翻沛筑风”则进一步描写了牡丹的香气浓郁,仿佛能够在空中建筑起一阵清风。"柔祇宁爱宝,元化自为工"表达了诗人对这珍贵花卉的深切喜爱,以及自然界自身就是最伟大的工匠,无需任何外力的修饰和雕琢。"草让中唐瑞,兰嗤下畹丛"一句通过“草让”、“中唐瑞”、“兰嗤”等词汇继续强调了牡丹的繁盛景象。最后,“甘泉宸象洽,无独赋青葱”则是对瑶津亭内外环境的一种和谐统一的描绘,"甘泉"指的是清澈甘美的泉水,与“宸象洽”相呼应,形容整个环境的温馨与美好。而“无独赋青葱”则是对周遭景致的一种总结,无一处不散发着生机与活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瑶津亭内双头牡丹的盛开描绘得淋漓尽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留恋。

猜您喜欢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杂诗三首(其一)
元·傅若金
植兰弥九畹,种菊被三径。幽芳固殊姿,馨德良可并。搴兰以为美,餐菊以资命。眷言理芜秽,恒使枝叶净。芜秽苦易侵,枝叶苦不盛。岂无桃与李,贵此谐野性。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