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王
罗
江
掌
教
昌
化
(
其
二
)
伐
树
何
骚
屑
,
披
榛
共
苦
辛
。
衣
冠
秦
殿
在
,
丝
竹
鲁
堂
新
。
最
爱
吴
山
好
,
无
忘
处
士
贫
。
他
年
解
簪
组
,
相
访
粤
江
滨
。
写景抒情
怀古送别
山水赞美
情感抒发
友情
地方名胜
秋天景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首句“伐树何骚屑,披榛共苦辛”以伐木和穿行荆棘的艰难,隐喻离别的痛苦与不舍。接着,“衣冠秦殿在,丝竹鲁堂新”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新生活的期待,秦殿与鲁堂分别代表了历史与文化,暗示着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友谊与文化的传承是不变的主题。“最爱吴山好,无忘处士贫”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吴山的美好象征着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而“无忘处士贫”则提醒人们不要忘记那些曾经贫困但依然坚守理想的人们,寓意着对社会底层人士的关怀与尊重。最后,“他年解簪组,相访粤江滨”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放下官场的束缚,与友人在粤江之畔再次相聚,共享自由与快乐。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蕴含了对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的思考。
叶春及
318首
隆庆初由乡举授教谕,上书陈时政三万余言,都人传诵。后迁惠安知县,寻引归。后以荐为郧阳同知,入为户部郎中卒。工诗文,有《石洞集》
猜您喜欢
赠璇上人南归
明·韩雍
脱却尘凡守寂寥,远公门下特高标。锡飞已占吴山胜,杯度何妨楚水遥。南垄蘋蘩春自荐,北堂甘旨昼亲调。怜君独遂还乡愿,梦绕江天恨未消。
赠裕之
金·麻九畴
向来三度见君诗,常望西山有所思。谁料并州天绝处,相逢梁苑雪消时。贤人乐古声犹在,聱叟文高世岂知。只恐神嵩不留客,秦川如画渭如丝。
次胡安州韵
元末明初·陶宗仪
宦成归老有馀晖,吟苦从教带减围。卜搆北山欣地僻,阅耕南亩虑年饥。云霄孤鹤盘旋过,野水閒鸥自在飞。炎暑困人多病暍,寄言莫怪往来稀。
赠张就山隐君
明·于慎行
相逢杯酒说行藏,问字曾师李奉常。梁苑十年依幸舍,商歌一曲擅词场。乡心长白山头月,客鬓桑乾马上霜。昨夜读君张翰咏,西风已自断归肠。
见南书堂
明·符锡
舍人縳屋水南村,何似柴桑旧里门。酒熟隔篱呼野老,吟馀埽叶卧松根。飧英自可撑肠腹,种竹还看长子孙。谁向纠纷谈吏隐,巳将幽意属琴尊。
柬李东琪
清·洪升
闻君昨日到长安,驿路风尘乍解鞍。古寺楼台高避暑,晴天松柏昼生寒。亲知把臂他乡少,贫贱论交此地难。我自飘零归未得,秋江劝尔弄渔竿。
和慎思漫兴成章屡蒙子方宠和更辱赠句辄用奉酬
宋·蔡肇
曹公长剑一杯酒,邓子孤云万里心。神骏莫辞观马厩,深沉久合寄书林。礼闱联事几三月,词客悲秋共一音。独有何郎诗思苦,空阶点滴伴清吟。
代贺拔今誉赠沈千运
明·陈䞇
别乡岁久身幸存,归访邻翁问子孙。松楸落日多新冢,桑柘秋风减旧村。田荒半是牛羊道,雨过水流方浩浩。白鹭窥鱼立苔石,野鹿公然来食麦。旧日居人在者稀,亦有飘零未归客。南北驱驰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