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怀古
送别
记情
亲情
书读书
咏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香山相伴,置身于一方流水之畔的生活场景。通过“诗书消岁月”,展现了诗人以读书为乐,以时间的流逝为背景,过着淡泊而充实的生活。"贫贱老风霜"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的艰辛和岁月的磨砺,依然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接下来的“柳色随行路,梅花渺故乡”两句,运用自然景物的变换,寄托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以及对远方故乡的思念。柳树的绿意随着行人的脚步延伸,梅花的香气似乎在遥远的地方弥漫,这种景象既美丽又略带忧伤,勾勒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最后,“别时无限意,濡笔竟难详”表达了离别的复杂情感。在分别之际,心中涌动着无数难以言表的情绪,即便是提笔想要记录下来,也觉得难以完全表达。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局限性,以及在特定时刻内心感受的丰富与复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时间和离别的独特感悟,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人文关怀。

周馨桂

256首
诸生。生于道光六年。深于经学,诗学三唐,擅书艺,工诗词。著有养斋诗文集五卷。邑志传儒林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