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
玉
案
·
题
灞
桥
风
雪
图
年
年
风
雪
长
安
道
。
正
开
遍
、
梅
花
早
。
人
有
蹇
驴
连
破
帽
。
一
冬
游
兴
,
满
胸
吟
草
。
得
得
寻
春
好
。
鸡
声
茅
店
天
垂
晓
。
滑
滑
霜
桥
长
未
了
。
对
影
添
来
山
月
峭
。
寒
林
香
动
,
小
村
流
绕
。
都
是
新
诗
料
。
写景
写花
梅花
写雪
写山
抒情
情感
思乡
季节
冬天
节令
冬至
题材
田园
赏析
这首《青玉案·题灞桥风雪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冬日风雪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情感。“年年风雪长安道”,开篇即点明地点与时节,长安道上,年复一年,风雪交加,渲染出一种苍茫而肃穆的氛围。“正开遍、梅花早”,在这样的环境下,梅花却早早地开放,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抹亮色。“人有蹇驴连破帽”,描绘了行人的形象,他们骑着驴,戴着破帽,在风雪中艰难前行,展现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一冬游兴,满胸吟草”,尽管环境恶劣,但诗人的心中却充满了游兴,满腹的诗句等待着抒发,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得得寻春好”,在这样的严冬之中,诗人仍然渴望寻找春天的踪迹,表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鸡声茅店天垂晓”,清晨时分,鸡鸣声起,茅店前的天空渐渐明亮,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也象征着希望与新生。“滑滑霜桥长未了”,霜桥上覆盖着一层薄霜,行人行走其上,小心翼翼,桥面滑腻,难以走稳,这既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是对人生旅途艰难的隐喻。“对影添来山月峭”,月光下,影子与山峰相映成趣,峭立的山峰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峻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意境。“寒林香动,小村流绕”,寒风吹过树林,带来了阵阵清香,小村庄在山川的环绕中显得格外宁静与和谐,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乡村之乐。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冬日风雪中的生活画卷,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艺术功底。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