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多
令
灯
燄
似
凝
脂
。
红
心
草
恐
非
。
幂
烟
煤
、
一
样
迷
离
。
照
得
空
庭
都
四
彻
,
原
不
藉
、
蜡
成
堆
。
影
隔
便
难
知
。
光
留
许
众
窥
。
也
曾
看
、
镜
里
蛾
眉
。
窗
外
北
风
冰
正
冱
,
只
微
火
、
转
凄
其
。
写景
抒情
季节
冬天
写火
灯
赏析
这首《唐多令》是清代词人庄棫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灯火的景象。"灯燄似凝脂"形象地写出灯光如凝固的油脂,明亮而温润。"红心草恐非"则暗示灯光下可能映照出某种红色物体,增添了神秘感。"幂烟煤、一样迷离"进一步描绘了烟雾缭绕中灯火的朦胧,与煤烟相混,显得模糊不清。然而,"照得空庭都四彻"又展现出灯光穿透力强,照亮整个庭院,即使没有堆积如山的蜡烛,也能照亮四方。"影隔便难知,光留许众窥"表达了灯光下若隐若现的光影效果,使得周围的事物难以辨识,但又吸引人们去探寻。"也曾看、镜里蛾眉"借镜中的女子蛾眉,暗示灯光下的美丽,同时也暗含孤独和寂寞之情。最后,"窗外北风冰正冱,只微火、转凄其"描绘了室外寒冷的冬夜,微弱的灯光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更加凄凉,给人以深深的寒意。整首词通过描绘灯光的明暗变化,传达出一种孤寂、迷离而又凄美的意境。
庄棫
137首
庄棫(1830——1878),字中白,一字利叔,清代词人,学者,号东庄,又号蒿庵。丹徒人,生于道光十年(1830)。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卒。享年四十九岁。著有《蒿庵遗稿》,词甲、乙稿及补遗附焉。棫自序谓:“向从北宋溯五代十国,今复下求南宋得失离合之故”,足见其词学渊源所自。与谭献齐名。朱孝臧合题二家词集云:“皋文说,沆瀣得庄、谭。感遇霜飞怜镜子,会心衣润费炉烟,妙不著言诠。”(《彊村语业》卷三)据此,知二氏固常州派之后劲也。一字利叔,清代词人,学者,又号蒿庵。生于道光十年(1830)。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卒。享年四十九岁。著有《蒿庵遗稿》,词甲、乙稿及补遗附焉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独游南静川
宋·王禹偁
高车岭上无人见,南静川中信马行。多谢仙娥相管顾,远擎松雪助诗情。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夏夜奉怀景文路分
宋·释道潜
曾櫩霁晚雨,馀响犹滴沥。天风吹浮云,入夜已无迹。月波泛脩竹,滟滟流几席。兰膏灭众炬,凉气满四壁。蕙烟擢铜炉,暗触鼻端息。藜床但危坐,万想本空寂。肺肝既冷然,纨扇亦暂释。将.....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山中冬夜
唐·张乔
寒叶风摇尽,空林鸟宿稀。涧冰妨鹿饮,山雪阻僧归。夜坐尘心定,长吟语力微。人间去多事,何处梦柴扉。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