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
鹿
西
抒情
哲理
咏物
佳节
山川景色
感时怀事
赠友离别
劝诫励志
情深爱重
现实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偓的作品,名为《感事三十四韵》。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政治 题材的诗歌,通过对古今政治历史事件的描写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时政的关切和批判。诗中充满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象征意象,如“紫殿承恩岁”、“金銮入直年”等,都是在描绘皇权的威严与恩泽;“人归三岛路”、“日过八花塼”则是对官员升迁和朝政运转的隐喻。诗人的情感随着历史事件的叙述起伏波澜,既有对古代圣君贤臣的怀念,也有对于时弊的批评和不满。如“庆霄舒羽翼”、“尘世有神仙”等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而“虽遇河清圣,惭非岳降贤”则是在反思历史,表达对现实与理想差距的感慨。此外,诗中还通过“焦劳皆实录”、“宵旰岂虚传”等句,对当时的政治实录和史官记载提出质疑,同时也在通过“上相思惩恶”、“中人讵省愆”等句,表达了对政治清明、赏罚分明的期盼。整首诗语言严谨,意象丰富,是一篇具有深刻历史洞察和政治批判精神的作品。

韩偓

340首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