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殿
写景
咏物
秋天
悼亡
情感
离别
怀古
写荷

赏析

这首《玉京秋》以残荷为题,描绘了秋日湖面上的凄美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天宇阔”,展现了一片辽远的天空,为整首词营造了广阔的背景。接下来,“凌波众仙子,赋归情切”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荷花比作仙子,表达了荷花即将凋谢的哀愁之情。“霞镜抛花,露珠泫梗,风裳飏叶”三句,通过描绘荷花在霞光、露珠、微风中的状态,进一步渲染了荷花的美丽与即将消逝的哀伤。“閒杀追凉艇子,让凫翁、来点晴雪”两句,通过对比,表现了荷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同时也暗示了荷花即将凋零的命运。“黯然别。闹红旧梦,向谁重说”则直接抒发了对荷花即将消失的不舍与怀念。“水殿寻秋初怯。和新词、摩诃早缺”两句,将荷花与水殿、新词相联系,增加了词的意境深度,同时也暗示了荷花与美好事物之间的短暂相遇。“拾瓣装书,留房揩砚,真香吹歇”描绘了人们试图留住荷花的美丽,但最终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它消失的情景。“劫换昆明,盼只盼、船藕年年添节”两句,将荷花与昆明池的变迁相联系,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正悽咽。翻看湖心荡月”则是对整首词情感的总结,表达了对荷花凋零的深深哀叹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整体而言,《玉京秋》以残荷为载体,通过对荷花凋零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怀念。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