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殿
便
宫怨
怀古
情感
咏物
写鸟
悼亡

赏析

这首《金缕曲·寒雅》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凄凉而又哀婉的画面。词中以“何处昭阳殿”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历史沧桑与情感纠葛的场景之中。昭阳殿,本是古代皇宫中的建筑,此处借以象征曾经辉煌、繁华的过往,而“叹年年、为天磨折,霜鋋风箭”,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接下来,“也识玉颜人已去,尚自故林凄恋”两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表现了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与不舍。接着,“曾不见、闹春莺燕,替诉同群栖托苦,祗哑哑、心事教谁辨”,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莺燕的哀鸣仿佛在诉说着同类的苦难,却无人能理解其心事,营造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氛围。“恶声报,听人便”一句,揭示了外界的冷漠与不公,而“九霄鸾鹤翱翔惯”则暗示了主人公曾经的高洁与自由。然而,“到而今、一般潦倒,伤心劫换”,现实的落差与命运的转折,使得主人公陷入了更加艰难的境地。最后,“怪煞儿童涂抹易,狼籍墨痕成片”,通过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记忆的消逝。“剩终古、垂杨相伴”,表达了在孤独中寻求一丝慰藉的情感。“到处雪装银世界,爱羽毛、守黑知难变”,既是对环境的描绘,也是对自我坚守与不变的象征。“凤随我,亦非愿”,则以凤凰这一传统意象,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以及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坚持。整体而言,《金缕曲·寒雅》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态炎凉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逆境中仍保持自我坚守的精神风貌。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后雁字十九首(其七)
明末清初·王夫之
湘岸临潭帖,天山拓汉铭。为谁修楚史,自解注禽经。语雀羞刑牍,言鹦笑说铃。挥毫千里泻,腕脱不曾停。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哭雪湖四首(其三)
明·谢迁
西江桃李满门墙,香社归来鬓未霜。雅志可能随俗改,閒情祗为作诗忙。苦吟身与春光去,惇德门延世泽长。也欲招魂歌楚些,临风呜咽不成章。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