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鸿
怀古
抒情
咏物
写人
情感
佳节
赞美
地点

赏析

此篇《凤凰台上忆吹箫》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章钰所作,以纳兰容若生日为背景,在苍虬阁集句而成。全诗以“莲麝为心,蔘貂何物,还他本色词人”开篇,巧妙地将纳兰容若的才华与品性比作莲麝之香,蔘貂之贵,展现其独特的文学魅力和高尚情操。“是满腔忠爱,志在灵均”,诗人赞美纳兰容若内心充满忠诚与热爱,其志向高远,如同屈原一般,追求真理与正义。接下来,“多少云愁海思,曾不分、奉倩伤神”则描绘了纳兰容若在创作时所经历的情感波折与精神煎熬,如同古代文人墨客常有的忧国忧民之情。“翻赢得、南唐两主,错拟前身”一句,诗人借历史上的南唐后主李煜与李璟,暗示纳兰容若的文学成就与情感深度,仿佛他前生便是这两位帝王,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郎君。定依帝所,听奏乐钧天,应悔悲辛”进一步表达了对纳兰容若的敬仰之情,认为他应当在帝都聆听天籁之音,却因世事悲辛而遗憾不已。这一段充满了对纳兰容若人生际遇的感慨与同情。“剩荀香裴玉,桂苑留真”则通过比喻,赞扬纳兰容若的作品如同荀香裴玉般珍贵,留在桂苑之中,成为永恒的经典。最后,“证取南中鸿雪,贯华阁、曾寄琴尊。烦呵护、章家坞里,忍草长生”表达了对纳兰容若作品的珍视与传承,希望它们能在不同的地方得到保护与流传,如同忍草般坚韧不拔,生生不息。整首诗通过对纳兰容若及其作品的深情赞颂,展现了章钰对这位清代词人的高度评价与深厚情感,同时也体现了对古典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