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竹
斋
诗
百
拱
横
筇
节
,
千
栌
跨
篥
竿
。
回
龙
仍
作
柱
,
置
笛
且
成
栾
。
向
岭
分
花
径
,
随
阶
转
药
栏
。
蜂
归
怜
蜜
熟
,
燕
入
重
巢
干
。
欲
仰
天
庭
掞
,
终
知
学
步
艰
。
写景
写山
田园
咏物
怀古
情感
抒情
励志
写花
赞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竹斋内景致的雅致与生机。开篇“百拱横筇节,千栌跨篥竿”,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竹斋内部结构的复杂与精巧,拱节与栌木的运用,既稳固又不失美感。接着“回龙仍作柱,置笛且成栾”两句,通过“回龙”这一形象,巧妙地将柱子比作蜿蜒的龙,同时又以“笛”与“栾”相映成趣,展现了竹斋内独特的装饰艺术。“向岭分花径,随阶转药栏”则进一步描绘了竹斋内外的自然景观与生活气息,花径与药栏不仅增添了观赏性,也体现了主人对生活的细致品味。最后,“蜂归怜蜜熟,燕入重巢干”两句,通过蜜蜂与燕子的行为,生动地展现了竹斋环境的和谐与生机,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对自然界的尊重与爱护。“欲仰天庭掞,终知学步艰”则是诗人情感的流露,表达了对高远境界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的艰难与不易。整首诗通过对竹斋内外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追求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坚持。
庾肩吾
99首
庾肩吾(487年—551年),字子慎。原籍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中国南朝梁代文学家、书法理论家。《隋书·经籍志》载有《梁度支尚书庾肩吾集》10卷,但李贺已经感叹不得见其遗文(李贺《还自会稽歌序》)。明代张溥辑有《庾度支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一作慎之。世居江陵。初为晋安王国常侍,同刘孝威、徐摛诸人号称“高斋学士”。简文即位,进度支尚书,有集十卷。历仕太子中庶子、进度支尚书、江州剌史等职,封武康县侯。工诗,其诗雕琢辞采,讲究声律。胡 应麟称其诗“风神秀相,洞合唐规”。《书品》为其重要的书法论著,文中挑选了以东汉张芝居首的草、隶书家共128人,按品位分高、中、低三等,每等再分上、中、下三级。此书的特点在于不是就每件作品加以品评,而是就每一级集中综合品评,区分优劣
猜您喜欢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