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
张
五
諲
归
濠
州
别
业
常
知
罢
官
意
,
果
与
世
人
疏
。
复
此
凉
风
起
,
仍
闻
濠
上
居
。
故
山
期
采
菊
,
秋
水
忆
观
鱼
。
一
去
蓬
蒿
径
,
羡
君
闲
有
馀
。
送别
山水
秋天
怀旧
情感
友情
写景
田园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隐生活的赞美和自己对于自然界的向往之情。"常知罢官意,果与世人疏"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朋友辞官归隐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反映出朋友与世俗的人们渐行渐远的心境。接下来的"复此凉风起,仍闻濠上居"则是对朋友归隐生活的描绘。"复此"意味着再次体验到这种氛围,而"凉风起"和"濠上居"共同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故山期采菊,秋水忆观鱼"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归隐生活的羡慕之情。"故山"指的是熟悉的、曾经常去的地方,而"期采菊"则是古代文人常做的一种雅事,象征着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与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秋水忆观鱼"则是在回忆秋天时观赏水中游动的鱼儿,这些都是诗人心向往之的宁静美好场景。最后的"一去蓬蒿径,羡君闲有馀"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归隐后的生活方式的钦佩。"一去"意味着一旦离开尘世的纷扰,"蓬蒿径"则象征着归隐后的安静与平淡,而"羡君闲有馀"则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能够享受闲适生活而自己却无暇顾及的羡慕之情。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的归隐生活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脱红尘、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状态。
韩翃
164首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著有《韩君平诗集》。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西安雨中诸生出候因寄德洪汝中并示书院诸生
明·王守仁
几度西安道,江声暮雨时。机关鸥鸟破,踪迹水云疑。仗钺非吾事,传经愧尔师。天真石泉秀,新有鹿门期。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