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
徐
学
正
曦
叔
寄
题
其
尊
翁
晚
香
卷
徐
君
素
高
尚
,
雅
志
难
适
俗
。
慕
彼
柴
桑
翁
,
种
此
篱
下
菊
。
黄
花
秋
正
繁
,
白
酒
时
一
漉
。
一
觞
聊
独
倾
,
三
嗅
仰
馀
馥
。
有
儿
抱
遗
经
,
典
教
濂
溪
曲
。
迎
养
固
靡
遑
,
时
奉
千
里
禄
。
较
之
五
男
儿
,
此
时
亦
已
足
。
何
当
结
比
邻
,
岁
晚
相
往
复
。
怀古抒情
田园
亲情
秋天
咏物菊花
赞美
抒情
励志
赏析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绂所作,名为《为徐学正曦叔寄题其尊翁晚香卷》。诗中描绘了对一位高洁之士徐君的赞美,以及对其父亲晚年生活的美好祝愿。首先,诗人以“徐君素高尚,雅志难适俗”开篇,赞扬了徐君的高洁品质和不随波逐流的雅致志趣。接着,通过“慕彼柴桑翁,种此篱下菊”这一句,巧妙地将徐君与东晋时期的陶渊明相联系,借以表达徐君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黄花秋正繁,白酒时一漉”描绘了秋季菊花盛开的美景,以及主人在酒香四溢的环境中自得其乐的情景。这一画面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主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一觞聊独倾,三嗅仰馀馥”进一步刻画了主人独自品酒赏菊的悠闲生活,通过“一觞”、“三嗅”的细节描写,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享受当下生活的态度。随后,诗人转而描述了徐君的家庭责任与孝道:“有儿抱遗经,典教濂溪曲。迎养固靡遑,时奉千里禄。”这里提到徐君不仅有儿子陪伴,还遵循着周敦颐(濂溪先生)的教育理念,孝顺地照顾年迈的父亲,并时常为他提供远在他乡的俸禄。这体现了徐家的和谐与孝敬传统。最后,“何当结比邻,岁晚相往复”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徐君成为邻居,共享晚年生活的愿望,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徐君及其家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高洁品质、自然美景、家庭和谐与孝道传统,以及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交流,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生活哲思的作品。
猜您喜欢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竹深处诗
元·金灏
碧琅玕下觅幽踪,行尽斋居路始通。烟歛月梢金琐碎,风生云干玉琤琮。秋光满座阴长合,靛色清神暑自空。净扫苍苔夜留客,解衣磅礴兴无穷。
重九寄史中丞
元·曹伯启
陋室维摩病绕身,诗书堆案乐清贫。世间谁似盘沟老,报国归来复报亲。
竹围
清·陈学圣
千竿绿竹势参天,四面围青色倍妍。寄与村中君子语,猗猗数字勿忘筌。
题陈孟敷耕图
明·王恭
野情鱼鸟边,孤兴寄秋田。霜降黄花酒,山空白日眠。云根缃帙散,林杪桔槔悬。予亦栖栖者,遥知沮溺贤。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宋·宋琪
贤良肄业文方盛,孝友传家族更豪。旌表特恩门第贵,御书新赐姓名高。谋孙有后荣非数,待士无疏众岂劳。我想华林终未到,只因气概属仙曹。
清平乐·为余越园题归砚娱亲图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江山如此。多少人间事。绿酒高堂欢彩戏。以外般般无味。闲居即目多佳。良辰尽入余怀。看取四时图画,天然不用安排。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