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郑
尚
书
致
仕
曳
履
南
宫
雪
满
簪
,
尊
荣
重
沐
圣
恩
深
。
名
成
早
遂
还
山
计
,
身
退
犹
存
恋
阙
心
。
车
马
都
门
争
祖
饯
,
盘
餐
邻
曲
共
追
寻
。
知
君
孝
义
传
家
久
,
子
弟
那
能
惜
赐
金
。
送别
赞美
抒情
赠言
雪景
怀念亲友
叙述事迹
恭贺离任返乡
赏析
此诗《送郑尚书致仕》由明代诗人王绂所作,描绘了对一位即将退休的尚书郑公的深情送别与赞美。诗中既赞颂了郑公的高尚品德和功绩,也表达了对其归隐生活的向往与敬意。首联“曳履南宫雪满簪,尊荣重沐圣恩深”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郑公在官场的显赫地位与荣耀,以及他受到皇帝恩宠的深厚情谊。这里的“曳履”形象地展现了郑公在宫廷中的威仪,“雪满簪”则暗示了岁月的流逝与郑公的高龄。颔联“名成早遂还山计,身退犹存恋阙心”赞扬了郑公明智地选择了归隐生活,实现了早年的愿望,同时即便身退,心中仍怀恋着朝廷,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国家的忠诚。颈联“车马都门争祖饯,盘餐邻曲共追寻”描绘了送别场景的热烈与隆重,无论是京城的大道上,还是邻近的村落里,人们都前来为郑公送行,表达对他的尊敬与不舍。尾联“知君孝义传家久,子弟那能惜赐金”是对郑公家族美德传承的肯定,强调了郑公不仅个人品行高洁,其家庭的孝义之风也延续已久,即使面对物质财富的馈赠,他的后辈们也能珍惜并传承家族的美德。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赞美,不仅展现了郑公个人的风采与成就,也传递了对高尚品德和家族传统价值的颂扬,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历史韵味的作品。
猜您喜欢
送赵孟清归桐庐
明·董其昌
燕市悲歌地,周南留滞年。交期论世外,标格在诗前。不灭遗书字,高吟宝剑篇。严村犹汉腊,归棹雪江边。
赠汪少府
明末清初·屈大均
三年劳佐郡,每得接清芬。不欲石门水,何殊铜柱勋。仙人能有政,令子复飞文。千里趋庭日,英才莫不闻。
送罗提举
宋·陈造
万口歌谣里,临岐挽使车。五云金碧际,平步闯天居。皇眷须裨益,清朝有诏除。致君真夙素,活国此权舆。壮岁持英节,春风满比闾。民皆乐耕凿,吏敢狃侵渔。日者流离叹,时方旱暵馀。饱.....
寄乡郡朱太守
明·韩雍
一郡黎元仰福星,已魁循吏传中名。爱民不数刘宽恕,律已还高伯起清。莫叹长才淹白发,终期入相慰苍生。独惭浅薄登清要,补报无能负圣明。
雪夜镇宁公馆承严大夫载酒
明·陈克侯
念尔淹金筑,怜予访碧鸡。路岐簪乍盍,风雪酒频携。宦计看俱拙,乡心话转凄。河桥明月袂,挥向博南西。
赠程秘书
唐·卢象
客自岐阳来,吐音若鸣凤。孤飞畏不偶,独立谁见用。忽从被褐中,召入承明宫。圣人借颜色,言事无不通。殷勤拯黎庶,感激论诸公。将相猜贾谊,图书归马融。顾余久寂寞,一岁麒麟阁。且.....
送太师潞国文公致仕赴阙朝觐归洛
宋·毕仲游
事业观前辈,河汾出异人。擎天为柱石,盖代服经纶。早岁登黄阁,群公会紫宸。指挥平大盗,咳唾福生民。契合由天意,威行静塞尘。饱闻鸣鸑鷟,久已画麒麟。阴德归宗社,昌言启圣神。功.....
送周司寇
明·刘麟
野寺淹流雪满枝,锦帆何意厌春迟。千年神剑知离恨,一夕寒灯长鬓丝。卿月乍临南极上,法星常照楚江湄。更携经笥翩翩去,碧草溪连处处随。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