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
鱼
子
·
莼
记
年
时
、
千
丝
萦
釜
,
名
泉
催
汲
寒
溜
。
红
尖
细
糁
花
瓷
滑
,
竹
下
厨
烟
清
昼
。
盐
下
后
。
问
此
味
云
间
小
陆
还
知
否
。
酪
浆
枉
斗
。
但
酥
样
钗
茎
,
难
粘
双
筋
,
说
甚
剪
松
韭
。
家
山
远
,
镜
面
拖
蓝
依
旧
。
浮
名
何
似
杯
酒
。
木
兰
艇
子
牵
情
处
,
摘
得
满
笼
消
受
。
秋
八
九
。
又
不
比
春
三
二
月
青
青
候
。
书
传
素
手
。
道
越
客
迟
归
,
吴
鲜
早
卖
,
输
与
钓
鱼
叟
。
写景
咏物
秋景
美食
莼菜
抒情
思乡
怀念童年
赏析
这首清代李良年的《摸鱼子·莼》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日常图景。开篇以“千丝萦釜”和“名泉催汲寒溜”形象地展现了秋季采集莼菜的场景,暗示了时节的变换和对家乡风味的怀念。接着,“红尖细糁花瓷滑”细致描绘了莼菜的色泽和口感,让人仿佛能品尝到那份细腻。“盐下后”一句,提及调料的使用,暗指莼菜烹饪后的味道。诗人询问是否还有像小陆那样的美食家能领略这美味。接下来,词人感叹酪浆虽好,却无法比拟莼菜的醇厚,暗示莼菜的独特魅力。“酥样钗茎”、“剪松韭”等比喻,进一步强调了莼菜的质感和风味。“家山远”转而抒发思乡之情,湖面如镜的景色依旧,然而时光流转,不如一杯美酒更能慰藉心灵。木兰舟牵引着词人的思绪,他想象着采摘满篮的莼菜,享受这份秋日的宁静,不同于春天的青翠。结尾处,诗人通过书信传递思念,表达了远方游子对家乡新鲜食物的期待,甚至甘愿输给垂钓的老者,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生活的感慨。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展现了作者对故乡莼菜的深深眷恋。
猜您喜欢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奉和望山应教诗
南北朝·萧悫
仙游本多趣,复此上秋初。岩低石倒险,岭高松更疏。峰形疑鸟翅,塞路似狼居。瞩望情无已,词殚意有馀。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暮经零陵望愚溪怀柳司马
元末明初·蓝智
湘川入零陵,百里尽崖石。野旷生夕阴,山空澹秋色。缅怀柳河东,微宦曾远谪。才名一代雄,文藻万人杰。朝游愚溪水,莫返愚溪宅。斯人岂真愚,怅望天地窄。当时啸歌地,千古仰遗迹。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