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
仙
歌
·
中
秋
二
夕
,
潜
岳
留
饮
,
同
序
仔
、
干
夫
、
寻
千
、
分
虎
分
调
中
秋
过
了
,
候
波
潮
消
息
。
我
亦
扁
舟
趁
风
色
,
有
故
人
、
携
手
共
剪
疏
灯
,
拚
醉
倒
,
便
不
看
潮
也
得
。
子
城
凉
月
近
,
作
意
窥
檐
,
一
片
秋
声
恰
吹
入
。
记
莺
边
折
柳
,
蝉
底
怀
人
,
又
听
到
、
南
鸿
一
一
。
纵
不
饮
、
高
眠
亦
何
妨
,
但
辜
负
相
逢
,
今
宵
可
惜
。
中秋节词
记事抒情
佳节秋景
友情
赏析
这首清代词作《洞仙歌·中秋二夕》是李良年所作,描绘了中秋过后,词人在潜岳与友人共度佳节的情景。词中通过“候波潮消息”表达了对潮汐的期待,而“扁舟趁风色”则展示了乘船出游的兴致。词人与故人携手,共赏“疏灯”,意在借酒浇愁,甚至不惜“拚醉倒”以忘却看潮。月凉子城,秋声入耳,唤起词人对往昔折柳、怀人的回忆,同时南归的大雁也引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中秋之夜,即使不饮酒,词人也感到“高眠亦何妨”,但他惋惜的是,如此美好的相逢时刻,却“辜负相逢”,显得尤为可惜。整体上,这首词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展现了词人与友人共度中秋的独特感受和深深的情感纽带。
猜您喜欢
次韵艾主管岁除有感
宋·周紫芝
蓝尾先迎替腊春,流光依约似行云。功名如梦日月晚,儿女满前恩意勤。此夜自倾桑落酒,谁家政舞石榴裙。穷谙岁岁年年事,老坐奇奇怪怪文。
腊月十日乡搢绅邀会宣城私第小诗纪事兼述鄙怀二首(其二)
明·孙承恩
莫讶灯前笑语频,秪缘乡曲谊相亲。衣冠幸际风云会,禄仕谁非感激人。华月中天侵院竹,清歌午夜动梁尘。南鸿朔雁为谋异,看取孱夫两鬓银。
半淞园端阳竞渡歌用陶社成立词韵
清末近现代初·祝廷华
画船箫鼓秦淮月,渡头桃叶寻芳迹。西湖一棹听笙歌,夕阳烟景穷山泽。惠麓迤逦逢鼋渚,仿佛浮家与泛宅。吾侪行乐当及时,兴之所至手加额。沪滨近辟半淞园,与余所述相什伯。往来裙屐皆.....
仁里宗侄素时日侍予于聚爱楼又从游石镜诸处胜地情意勤款与他宗人不同时予将重脩统宗世谱且欲编石镜古今题咏以素时之博学好古也两以属之素时其尚有以副予之志哉
明·程敏政
年来常动竹林思,一见偏怜海鹤姿。古寺芒鞋春眺日,高楼灯烛夜谈时。统宗再续篁墩谱,纪胜新编石镜诗。知子有才堪订约,双鱼相寄莫相辞。
题吴司户思忠堂
宋·林希逸
我既题斋扁,堂名却又同。进思臣职分,意慕世宗工。欲问传心法,无如尽己功。游杨朱吕后,先且学忠公。
前仁和郑宰侨富阳与陈宰往还以诗余寓妙山得其所和诗后复寄一篇
宋·曾丰
宣化承流退自公,优柔厌饫有新功。先天勘破道玄牝,后社推为诗长雄。情性唐虞三代上,篇章韶濩六䪫中。河汾所续吾其再,首录东吴两国风。
呈秦丈西岩
清·汪中
中也毁齿不见父,父友平生心所识。相从夙夕上君堂,风雨城南路不隔。短衣曳地学周旋,历历门庭记行迹。春风移酒到林亭,高阁灯红露气清。负剑殷勤席末坐,相呼犹道乳儿名。永夕欢娱苦.....
过平原饮董默庵前辈宅
清·王鸿绪
疲苶万山间,路险天地窄。昨朝出崖谷,豁达平原陌。有使前致辞,邀我话畴昔。策马入城闉,爰访晏相宅。公闻足音喜,早已途中逆。升堂拜未毕,樽俎罗几席。虽感故情深,毋乃不速客。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