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
写景
写花
抒情
婉约
秋节
情感
闺怨
写月
夏凉

赏析

这首《蝶恋花》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小院中的清凉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的情感世界。开篇“小院凉生帘半揭”,以“凉生”二字点出夏日傍晚的微凉,而“帘半揭”则透露出一种闲适与自在的生活状态。接下来,“罗幕如烟,一点明蟾入”,将月光比作“明蟾”,形象地描绘了月色的明亮与柔和,同时“罗幕如烟”又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浴罢凭栏云髻侧,轻纨掩映芙蓉雪”两句,通过女子沐浴后的情景,展现其优雅与纯净之美。轻纱(轻纨)与芙蓉(荷花)的比喻,不仅描绘了女子肌肤的洁白如雪,也暗示了她如同荷花般高洁脱俗的气质。此处不仅描绘了外在的美,也暗含了内在精神的纯净。“谁傍花阴调钿篴,触起柔肠,多少愁根节”三句,将情感推向深处。女子在花下轻轻弹奏着钿篴(一种古老的乐器),这一动作触动了她内心深处的柔情与忧愁。这里的“多少愁根节”表达了女子心中复杂的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忧虑。最后,“银汉迢迢兰信隔,露华和泪吹衣湿”两句,以银河与兰花为背景,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女子似乎在遥望银河,思念远方的爱人,而泪水与露水交织在一起,不仅润湿了衣物,也润湿了她的心。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银河与兰花分别代表了遥远的距离与纯洁的爱情,露水与泪水则是情感的直接体现,表达了女子深深的思念与哀愁。整体而言,这首《蝶恋花》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夏日傍晚场景,展现了女子内心的细腻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