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第
卧
疾
卢
员
外
召
游
曲
江
眼
前
何
事
不
伤
神
,
忍
向
江
头
更
弄
春
。
桂
树
既
能
欺
贱
子
,
杏
花
争
肯
采
闲
人
。
麻
衣
未
掉
浑
身
雪
,
皂
盖
难
遮
满
面
尘
。
珍
重
列
星
相
借
问
,
嵇
康
慵
病
也
天
真
。
抒情
怀古
写景
春天
友情
人生哲理
叹世
译文
眼前有什么事情不令人忧愁,竟然在江边更增添对春天的感触。
桂花树怎能不对我这贫贱之人冷漠,而杏花又怎会青睐于我这样的闲散之人。
穿着破旧麻衣的我身上还覆盖着雪花,黑色的官帽难以遮挡满脸的风尘。
我要珍惜众星的问候,即使像嵇康那样懒散多病,也保持自然真性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开篇“眼前何事不伤神,忍向江头更弄春”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满足和对春天美好的珍视,他们愿意在江边继续享受春天的景色。接着,“桂树既能欺贱子,杏花争肯采闲人”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说明了自然界中植物与人的关系。桂树和杏花似乎有选择性地吸引或排斥某些人,这可能是诗人对自己与自然之间独特感应的体验。“麻衣未掉浑身雪,皂盖难遮满面尘”则形象地描绘了春日里户外活动后的情景。尽管身上沾染了灰尘,但这种自然界赐予的“装饰”也显得那么自然无憾。最后,“珍重列星相借问,嵇康慵病也天真”两句中,诗人通过仰望星空、询问宇宙,以及提及嵇康(嵇康是晋代文学家,以其高洁的品格著称)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内心世界的珍视。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身精神状态的自信和满足。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