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秋天的
相携
抒情
写景中的秋色
静景的描述
咏史或景点赞歌
静中觅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卷。诗人陆深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舟行水上的悠然自得,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闲适生活。首句“画船如鹢水云遥”,以“画船”比喻船只,形象地描绘了船只在水面上航行的情景,仿佛是画中之物,与远处的云雾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着,“閒过南溪五里桥”,写出了诗人悠闲地走过一座桥梁,桥下流水潺潺,两岸景色宜人,透露出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行人渡口出复没,急鸟沙头鸣更摇”,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渡口繁忙与自然界的生机。行人来来往往,急促的鸟鸣声与水流的波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示了生活的节奏与变化。“相携看菊留茅舍,独往寻源随海潮”,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与友人的亲密关系和对自然的热爱。他们一起欣赏菊花,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而诗人独自一人追寻源头,随着海潮的起伏前行,既体现了个人的探索精神,也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最后,“无限高情付江路,林梢落日见渔樵”,诗人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寄托于江路之上,与林间的渔夫樵夫一同欣赏着夕阳西下的美景。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猜您喜欢

次云松访复婴宿万年宫
元末明初·蓝仁
闻道寻仙叩洞门,清溪古木路斜分。桃花满地飞红雨,橘树悬崖涨绿云。讲罢先天烟篆冷,梦回斜月玉笙闻。高秋也欲扶衰病,共候山中白马君。
美人诗二十二首(其九)月溶
明·黎景义
高秋月皓片霞稀,倚月人如湿又非。缃袂带风长耐冷,绿鬟凝露独慵归。香浮碧落疑灵药,彩漾瑶阶见羽衣。几处关山别千里,相思一夜共清辉。
望水诗
南北朝·鲍照
刷鬓垂秋日,登高观水长。千涧无别源,万壑共一广。流驶巨石转,湍回急沫上。苕苕岭岸高,照照寒洲爽。东归难忖恻,日逝谁与赏。临川忆古事,目孱千载想。河伯自矜大,海若沈渺莽。
何计部粤桥召宴淮上
明·陈迁
十年京洛风尘客,此日津前独泛舟。淮海鱼龙春梦暖,楚天烟雨雁声愁。坐邀明月临仙署,醉把残英感素秋。倾盖不知归路暝,停云芳树独淹留。
雨霁
明·薛蕙
西堂薄暮暄气微,雨霁清风飘我衣。明月在户稍将出,白云向空犹自飞。寄身世路有倾侧,抗志神游无是非。仙人胡乃不来下,接身山林同子归。
卢侍御与崔评事为予于黄鹤楼置宴宴罢同望
唐·白居易
江边黄鹤古时楼,劳置华筵待我游。楚思淼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总是平生未行处,醉来堪赏醒堪愁。
集寄公房次少陵宿赞公土室第二首韵
清·周星誉
云过溪北阴,日午山鸟静。禅心澹炉烟,写以风竹影。垂■对清昼,谈味与之永。松雪陶冰厨,茶梦漱涪井。响然祖谢徒,山志夙所秉。上人抱无律,气与秋雪迥。渺兹云水区,远意落清颍。黄.....
庆州回过盘岭宿义园
金·刘汲
随马雨不急,催人日欲晡。山从林杪出,路到水边无。拘缚嗟微宦,崎岖走畏途。村家应最乐,鸡酒夜相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