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西
写景
秋景
写山
天上
人间
咏物
雾气
秋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秋时节远眺西山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首联“日照西岩晓雾封,恍然遥对雪山峰”,开篇即以晨光初照、雾气缭绕的景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境界。诗人站在远处,仿佛与雪山遥相对望,这种视觉上的对比和距离感,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向往或孤独。颔联“奔波十载有万里,云水半生知几重”,通过时间与空间的跨度,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反思。十年的奔波,跨越万里的路程,不仅是在地理上的行走,也是在心灵上的探索与成长。同时,“云水半生知几重”一句,以云水的变幻莫测比喻人生的复杂多变,暗示了诗人对生命旅程中不确定性的深刻理解。颈联“天上楼台新雨候,长安风物早秋容”,转而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长安城早秋景象的图卷。新雨后的天空,仿佛洗尽铅华,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美。长安城的风物,在早秋的季节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味,既有自然界的更迭,也蕴含着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尾联“长趋馆阁惭无补,日近烟霄五色龙”,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角色与社会责任的思考。面对官场的馆阁,诗人自谦地表示感到愧疚,似乎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或许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然而,最后一句“日近烟霄五色龙”又透露出一丝乐观与希望,暗示着即便身处尘世,仍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追求,如同接近天际的五色龙一般,象征着理想与希望的光芒。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以及社会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情怀。

猜您喜欢

旅舍
宋·陆游
寺钟吹动四山昏,系缆来投江上村。木落不妨生意足,水归犹有涨痕存。炉红手暖书差健,鼎沸汤深酒易温。勿为无年忧寇窃,狺狺小犬护篱门。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奉圣寺古树
清·张鹏翮
古树难为大厦支,横秋老气亦神奇。几经风雨存贞干,留与山门作护持。
湖寺拥碧轩
元·张雨
喧寂一尘隔,湖滨出宝坊。荷阴分补衲,水气杂烧香。书勘乌皮几,茵敷白?床。从来已公屋,诗客许徜徉。
乙酉九月从李元甫宫谕再登峄山
明·于慎行
旧隐名峰岱岳前,重扶秋雨上层颠。阴厓尚驻千春草,险磴争飞万木烟。河势遥分双白练,山形近作九青莲。狂来欲问巴渝客,得似华阳几洞天。
游清源洞
宋·释圆悟
清旦寻幽洞,攀跻有同游。雾雨藏诸峰,万窍响飕飕。树杪飞磴悬,岩外见客舟。藓藤垂翠琰,风叶随清流。百丈崖班驳,千尺木耸修。乌啼旸谷晓,云淡海城秋。莓苔蚀丹灶,山房花竹幽。疏.....
醉太平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珊瑚挂瓢。黄金担樵。一枝一叶魂销。倩山妻绣描。霜浓艳潮。露晞艳焦。商声飒飒萧萧。恨宫声未调。
与张道士同访李隐君不遇
唐·许浑
千岩万壑独携琴,知在陵阳不可寻。去辙已平秋草遍,空斋长掩暮云深。霜寒橡栗留山鼠,月冷菰蒲散水禽。唯有西邻张仲蔚,坐来同怆别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