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穿
写景
山水
田园
春天
写水
动物
情感
思乡
赞美
名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景致。首句“村外清溪曲带桥”,以清溪和桥作为开篇,勾勒出一幅蜿蜒曲折的小溪与桥梁相映成趣的画面,展现了乡村的自然之美。接着,“云林烟树缘萧萧”一句,通过云雾缭绕的树林和远处隐约可见的树木,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幽静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片神秘的森林之中。“行人共喜浓阴布”描绘了行人在浓密的树荫下行走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而“归鸟飞从别浦遥”则通过归鸟的飞翔,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节奏,增添了一种动态的美感。“细水流花穿晓岸,应龙拖雨涨春潮”这两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细水潺潺,花朵随流而动,晨光中岸畔生机勃勃;同时,想象中的“应龙”(传说中的神龙)在雨中游弋,春潮涌动,既富有神话色彩,又增添了春天的活力与生机。最后,“何人万里新题柱,香雾淋淳玉栋腰”两句,以“万里新题柱”这一典故,表达了对远方来客或志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才华横溢之人的赞美。而“香雾淋淳玉栋腰”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建筑之美,香雾缭绕,仿佛玉柱上也沾染了香气,形象地表现了建筑的高雅与华美。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乡村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猜您喜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踏莎行(其三)
宋·秦观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