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
花
溪
草
堂
杜
陵
亭
子
浣
花
浔
,
秋
色
云
光
净
远
林
。
傍
水
芙
蓉
朝
烂
漫
,
缘
江
桤
树
暮
萧
森
。
长
留
天
地
惊
人
语
,
不
尽
艰
危
恋
主
心
。
自
古
更
谁
推
大
雅
,
流
风
逸
韵
到
于
今
。
写景
地点
秋景
抒情
怀古
赞美
花溪
成都
芙蓉
桤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杜陵亭子旁浣花溪畔的秋日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交融。首联“杜陵亭子浣花浔,秋色云光净远林”开篇即点出地点与季节,杜陵亭子与浣花溪畔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清新的画面,秋色与云光交织,远处的树林在这样的背景下显得格外纯净。颔联“傍水芙蓉朝烂漫,缘江桤树暮萧森”进一步描绘了水边与江畔的景致。早晨,水边的芙蓉花绽放,展现出烂漫的姿态;傍晚时分,江边的桤树则呈现出一种萧瑟的氛围,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动态美。颈联“长留天地惊人语,不尽艰危恋主心”转而抒发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这里提到的人物可能是指杜甫,他曾在浣花溪畔居住,留下了许多惊世骇俗的诗句。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在艰难困苦中仍忠心耿耿、眷恋君主的士大夫精神的赞美。尾联“自古更谁推大雅,流风逸韵到于今”总结全诗,表达了对古代高雅文化的推崇以及对其深远影响的感慨。这句话意味着从古至今,大雅之风一直流传,其独特的韵味和风格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还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赞美,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周光镐
39首
孚先子。明穆宗隆庆五年(一五七一)进士,初授宁波府推官,升南京户部主事,改吏部主事。出任顺庆知府。神宗万历十四年(一五八六)擢副使,监军征西南彝,有功。历官建昌参政、临巩按察使,升宁夏巡抚。召为大理寺卿。以老乞休,筑明农草堂,读书其中,从游者多为知名士。卒年八十一。有《明农山堂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有传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谒夫子庙
清·顾炎武
道统三王大,功超二帝优。斯文垂彖系,吾志在春秋。车服先公制,威仪弟子修。宅闻丝竹响,壁有简编留。俎豆传千叶,章逢被九州。独全兵火代,不藉庙堂谋。老桧当庭发,清洙绕墓流。一.....
夜宿三台东杨炼师
明·刘崧
三台山祀净明君,香火新从葛井分。案上道书秋后写,空中仙乐夜深闻。星垂天近连青野,雨过山空起白云。更有雷坛人不到,十年珠树鹤成群。
六安万寿宫许真君殿联
清·蔡希邠
百尺拥奔硐,每看气吐丹虹,地底疑通仙井水;一家飞拔宅,为想神游碧汉,天边常起故山云。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