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咏史怀古
赞颂圣德
咏地赞美
秋节词

译文

天命确实有所汇聚,帝王伟业初创时尤为艰难。
自文祖开始剪除殷商之乱,到此山平定项羽之叛。
此地铭记着斩蛇的壮举,黄河边曾是饮马之处。
昔日威势已随岁月远去,如今圣德恩泽再度流淌。
尊崇祖先赞颂先辈功绩,续写赞歌何须刻意攀附。
继承大业的君主即是我之后,出天关封禅于泰山之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张九龄的作品,奉和时人的圣制而作。全诗表达了对国家王业初期艰难奠定基础的赞颂,以及对先烈英勇事迹的缅怀。"天命诚有集,王业初惟艰" 开篇即指出天意所归集结,国之大业在初始时便充满了艰辛。"剪商自文祖,夷项在兹山" 强调了先祖的英明与对异族的征服,这里的“兹山”可能是指某一特定地域。"地识斩蛇处,河临饮马间" 描写了历史上英雄人物在战场上的勇猛形象。"威加昔运往,泽流今圣还" 表示过去的英明威武已经传承至今,而现在的圣德与恩泽仍旧流传。"尊祖颂先烈,赓歌安用攀" 反映了诗人对祖先功业的尊崇和赞美,以及通过歌谣来安抚、延续这些英雄事迹。"绍成即我后,封岱出天关" 则是表达了希望后世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并且通过某种形式(可能是建筑或制度)将这些伟业永恒保留。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兴衰、民族英雄的深切感怀,以及对历史文化传承的强烈责任感。

张九龄

219首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诗人。一名博物,汉族。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猜您喜欢

广陵杂咏(其二)
清·吴山
一榻残书兼旅思,半窗镫火与疏钟。静看六代江南志,坐尽维扬夜雨浓。
苍颉台
唐·汪遵
观迹成文代结绳,皇风儒教浩然兴。几人从此休耕钓,吟对长安雪夜灯。
咏史诗·陇西
唐·胡曾
乘春来到陇山西,隗氏城荒碧草齐。好笑王元不量力,函关那受一丸泥。
约叔真(其二)
宋·华岳
厄堂有事留司马,凌阁无名问太宗。我且盘桓君且去,归斯千载约芙蓉。
合宫歌·皇佑二年飨明堂
宋·赵祯
缵重明。端拱保凝命。广大孝休德,永锡四海有庆。觚坛寓礼正典名。幔室雅奏,彩仗崇制定。五位仿古甚盛。蒿宫光符辰星。高秋嘉时款芎灵。交累圣。上下来顾,寅畏歆纯诚。三阶平。金气.....
买陂塘
清末近现代初·何振岱
掩西风、初寒窗户,黄花相对无语。画屏秋意吟边烛,难写怀人新句。思何许。有白发知交,南北伤遥阻。年来辛苦。似倦马驮刍,饥乌啄粟,老意向谁诉。试凝伫。旧日双峰词侣。如今星散无.....
次韵酬苏盦
清末近现代初·陈宝琛
启东兴盛并陪京,迁地因时世莫惊。日角重光宜受玺,雪花九月助餐英。诸君好勒浯溪颂,老我归寻息壤盟。赠策衰庸何敢比,从来王道视人情。
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其一)
唐·许棠
天降贤人佐圣时,自然声教满华夷。英明不独中朝仰,清重兼闻外国知。凉夜酒醒多对月,晓庭公退半吟诗。梁城东下虽经战,风俗犹传守旧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