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竹
竹
枝
词
循
例
家
家
拜
玉
皇
,
半
求
名
利
半
安
康
。
不
知
案
上
司
香
吏
,
曾
否
分
明
达
上
苍
。
端
阳
佳
节
约
同
游
,
角
黍
堆
盘
自
应
酬
。
况
是
今
年
风
景
好
,
大
家
海
口
看
龙
舟
。
盂
兰
胜
会
斗
繁
华
,
女
伴
娉
婷
伞
半
遮
。
绝
似
芙
蓉
初
出
水
,
一
枝
叶
护
一
枝
花
。
搓
丸
风
俗
纪
闽
南
,
净
手
焚
香
祝
再
三
。
新
妇
背
人
拈
一
颗
,
当
垆
私
自
卜
宜
男
。
节日
写景
咏物
端午节
夏日
地方风俗
女性和生殖
赏析
这首《新竹竹枝词》由清代诗人郑鹏云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四个不同场景下的民俗风情,展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首先,“循例家家拜玉皇,半求名利半安康。”描述的是民间拜祭玉皇大帝的习俗,人们在节日里既追求名利,也祈求健康平安,体现了传统信仰与世俗生活的交织。接着,“端阳佳节约同游,角黍堆盘自应酬。”端午节时,人们相聚游玩,餐桌上堆满了粽子,相互应酬,欢声笑语中充满了节日的喜悦。“盂兰胜会斗繁华,女伴娉婷伞半遮。”描绘了盂兰盆会的盛况,女子们身着华服,手持半遮面的伞,参与盛会,场面热闹非凡,展现了女性的美丽与活力。最后,“搓丸风俗纪闽南,净手焚香祝再三。”描述了福建南部地区搓丸的习俗,女子们洗净双手,虔诚地焚香祈祷,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整首诗以竹枝词的形式,生动地展现了清代社会的民俗风情,既有宗教信仰的虔诚,又有节日庆典的欢乐,还有地方习俗的独特韵味,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刻的理解。
猜您喜欢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望秦川/南歌子(其三)
宋·程垓
翠黛随妆浅,铢衣称体香。好风偏与十分凉。却扇含情独自、绕池塘。碧藕丝丝嫩,红榴叶叶双。牵丝摘叶为谁忙。情到厌厌拼醉、又何妨。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二十)
宋·释崇岳
今朝五月端午节,衲僧门下无一说。千妖百怪自潜踪,万里长天一条铁。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闰十五夜携两儿暨诸弟侄同孔聘王苏昌期何景朗李邑生就酌三弟宅分得台字
明·黎淳先
嫦娥何意重相陪,三五清光去复来。对酒自怜鹦鹉杓,听萧犹似凤凰台。咏偕童冠游宁倦,才擅东南美不猜。记得廿年曾此夕,雄心今被鬓毛催。
宫词一百首(其九十四)
唐·王建
画作天河刻作牛,玉梭金镊采桥头。每年宫里穿针夜,敕赐诸亲乞巧楼。
人日嵩明道中二首(其二)
清·郑珍
茜红袖衩雪白巾,拜年女儿娇上春。杨林海边满花树,土主山头皆醉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