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生
怀古
边塞
情感
思乡
亲情
具体分析如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末明初时期织妇的辛劳生活和对官府压迫的无奈。通过织妇的视角,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在封建统治下的苦难与抗争。诗中以“机织不畏多,但畏官府促”开篇,点明织妇们不怕劳动量大,却害怕官府的催促,揭示了当时社会环境对普通百姓的压迫。接着,“去年布未输,今年粮未足”两句,通过时间的对比,强调了织妇们生活的艰难,去年的布料还未交纳,今年的粮食又不足,生活陷入了困境。“阿姑八旬馀,缩首檐下曝”描绘了一位年迈的阿姑在屋檐下晒太阳的情景,通过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老人的孤独与无助,也反映了社会对老年人的忽视和冷漠。最后,“君戍忧边庭,妾心念机轴”将笔触转向对丈夫的思念,表达了织妇们在家庭责任与个人情感之间的挣扎,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织妇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元末明初社会的动荡不安和底层人民的苦难,同时也蕴含了对和平与公正的渴望。

舒頔

116首
(dí)(一三○四~一三七七),绩溪。擅长隶书,博学广闻。曾任台州学正,后时艰不仕,隐居山中。入朝屡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终老于家。归隐时曾结庐为读书舍,其书斋取名“贞素斋”。著有《贞素斋集》、《北庄遗稿》等。《新元史》有传

猜您喜欢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