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
抒情
咏物
节气的赞美

赏析

这首宋朝徐元杰的《甲辰恭和御制》描绘了一幅君主明理修身、广纳民意、励精图治的景象。首句“衮衣日月炳当轩”以华丽的服饰比喻皇权光辉照耀,象征着皇帝的威严与德行。次句“光逮刍荛采众言”则表达了皇帝倾听百姓疾苦,重视臣民意见的态度。“内外修攘明治体”强调了国家内外治理的有序和清明,显示出对国家大政方针的严谨态度。“忧勤终始养心源”则体现了皇帝的勤勉和忧国忧民之心,这种精神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英髦瑞列霜中干,治化春回雪里根”运用象征手法,将贤能之士比作霜中的干草,坚韧不屈,而皇帝的政策如同春天般温暖,能够复苏国家的生机。“愿溥需云苏物槁”表达出诗人希望皇帝的恩泽普照,使万物复苏的愿望。最后,“九垓滂沛洽君恩”以宏大景象收尾,祝愿皇帝的恩惠如江河般滋润天下,惠及万民,展现出对君王仁德的深深敬仰和对盛世的期盼。整首诗语言凝练,寓意深远,展现了对皇家气象和治世理想的赞美。

徐元杰

123首
徐元杰(1196-1246),字仁伯,号梅野,上饶县煌固镇黄塘村人。早从朱熹门人陈文蔚学,后师事真德秀。自幼聪慧,才思敏捷。早从朱熹门人陈文蔚学,后师事真德秀。官至工部侍郎,谥忠愍。有文集二十五卷,景定三年(1262)由其子直谅刊于兴化,已佚。清四车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楳埜集》十二卷。事见本集卷首赵汝腾序、卷末徐直谅跋,《宋史》卷四二四有传。师学朱熹。南宋绍定五年进士,累官至大堂寺少卿,兼给事中国子祭酒,擢中书舍人。著有《梅野集》十二卷,传于世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登城二首(其二)
宋·张耒
绿野望不极,登临引兴长。凭高延泽国,搔首对风光。乍出莺贪柳,新归燕拣梁。欣欣物华好,吾亦引清觞。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