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

怀
山水
抒情
怀古
哲理
地点
书院
情感
敬仰

赏析

这首明代湛若水的《访静斋少宰陈公书院》描绘了诗人游历静斋时的心境。首句“凌厉江湖风”形象地写出江湖的动荡不安,与后文的“风波靡时定”相呼应,暗示了外界环境的不平静。然而,诗人选择舍舟登岸,步入静斋,这里的宁静与他的内心世界相契合,体现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静乃天之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法则的理解,认为内心的平静源自于天性的本真。接下来,诗人将竹子比作主人,寓意竹的清雅如同君子,值得尊敬,进一步强调了静斋的高洁气质。“凭虚上高楼,楼上閤愈”描绘了诗人登楼远望的场景,空灵的楼阁与开阔的视野相结合,给人以超脱尘世的感觉。而“仰入飞鸟门,俯鉴蛟龙井”则通过奇特的视角,展现出静斋内外的神秘与深邃,寓含哲理。最后,“诣道如是观,超然发深省”点明诗人在此处的领悟,即通过这样的体验,他达到了对人生道路的新理解,从而引发深刻的思考。整首诗以景写心,借物喻人,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湛若水

1594首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