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
辰
腊
廿
七
日
夜
梦
王
伯
安
兄
四
时
有
去
来
,
逐
客
久
不
至
。
天
运
尚
可
量
,
人
事
谁
能
计
。
昨
夜
梦
见
之
,
仿
佛
精
神
契
。
语
久
声
弥
低
,
画
地
示
予
字
。
灭
没
不
可
辩
,
了
了
得
其
意
。
言
别
何
匆
匆
,
路
远
会
难
继
。
合
欢
讵
知
梦
,
是
梦
聊
足
慰
。
借
如
平
生
魂
,
亢
爽
不
可
致
。
念
之
生
悲
凄
,
达
旦
不
能
寐
。
记梦
情感
悼亡
思乡
友情
怀旧
悲秋
惜时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湛若水所作的《戊辰腊廿七日夜梦王伯安兄》,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王伯安的深深思念。首句“四时有去来,逐客久不至”描绘了时光流转,友人久未来访的景象,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接着,“天运尚可量,人事谁能计”暗示命运无常,人事难以预料,诗人感叹人生的不确定性。梦境中的重逢让诗人感到一丝安慰,“昨夜梦见之,仿佛精神契”,他们虽然在梦中相见,但言语交流中声音渐低,只能在地上写字传递心意。“灭没不可辩,了了得其意”描述了梦境中的模糊与深刻,尽管无法清晰辨认,但诗人已深深理解了对方的情感。“言别何匆匆,路远会难继”表达了对短暂相聚的遗憾和未来相会的遥不可及,而“合欢讵知梦,是梦聊足慰”则强调梦境中的团聚虽虚幻,却足以慰藉思念之情。最后两句,“借如平生魂,亢爽不可致”,诗人将梦中的相遇比作一生的灵魂相交,虽无法触及,但思念之情强烈,以至于“念之生悲凄,达旦不能寐”。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梦境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湛若水
1594首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
唐·韦应物
洛都游宦日,少年携手行。投杯起芳席,总辔振华缨。关塞有佳气,岩开伊水清。攀林憩佛寺,登高望都城。蹉跎二十载,世务各所营。兹赏长在梦,故人安得并。前岁守九江,恩诏赴咸京。因.....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岁晏同左生作
唐·韦庄
岁暮乡关远,天涯手重携。雪埋江树短,云压夜城低。宝瑟湘灵怨,清砧杜魄啼。不须临皎镜,年长易凄凄。
孟徵以粤秀山无咎室诗见示次韵(其二)
清·丘逢甲
楼台高占好林峦,曾写春愁此倚栏。云物与时同变换,文章有泪下孤寒。百年人事悲丝染,四海风尘把剑看。休被故山猿鹤笑,罗浮归访葛洪丹。
二月廿九日收宗玉弟京口书还家有日喜而赋诗
宋·徐瑞
半岁无书界我胸,短蓬念汝过残冬。官情但可京口酒,客梦应随浮玉钟。弃纵向来缘底事,妍妆今日为谁容。书来剩喜归期近,伴我清吟倚老松。
兰陵王·癸丑春分前一日,程十发武昌书来,不能忘情于石巢旧居,依周美成兰陵王词韵寄之
清·顾印愚
相风直。烟袅湘竿篆碧。芝楣在、垂桁衍波,明月窥帘旧时色。予怀寄酒国。曾惜。图中主客。重来日,翻惹别情,一跳桃花水千尺。青苔履綦迹。恁我屋争墩,同舍争席。休论鱼尾猩唇食。乍.....
如梦令·忆远
清·浦安
几日嫩寒轻暖。又听雏莺学啭。妆罢倚雕栏,心与芭蕉同捲。人远。人远。况是宵长梦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