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秋天写景
咏物
玉楼春
情感
忧愁
咏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秋夜中的感慨与情怀。诗中“泥银四壁盘蜗篆”一句,通过对室内装饰的精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享受,同时也映射出诗人的孤独与静谧。“明月一庭秋满院”则是对夜景的描绘,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秋意的浓烈,这种意象不仅仅是自然美景的展现,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不知陶菊总开无,但见杜苔新雨遍”两句,通过对陶渊明爱菊与杜甫咏叹之情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于前贤遗风的怀念和自我生命境遇的反思。这里的“不知陶菊总开无”,可能是指陶渊明那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高洁情操在现实中难以实现。接下来的“去年醉倒云为簟。未尽百壶惊日短”则是诗人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和感慨,通过对酒宴场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光阴似箭、岁月匆匆的无奈与哀愁。最后,“小云今夜伴牢愁,好在凤凰春未晚”两句,则是诗人在秋夜的孤独中寻找安慰,他通过观赏庭院中的小云来暂时忘却烦恼,并且借“凤凰春未晚”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希望。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景、室内装饰、自然意象以及历史文化人物的巧妙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怀旧自适的文人情怀。

毛滂

482首
毛滂(1056——?约1124),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属浙江)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滂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衢州)赵英结为伉俪。,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后雁字十九首(其七)
明末清初·王夫之
湘岸临潭帖,天山拓汉铭。为谁修楚史,自解注禽经。语雀羞刑牍,言鹦笑说铃。挥毫千里泻,腕脱不曾停。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旅舍
宋·陆游
寺钟吹动四山昏,系缆来投江上村。木落不妨生意足,水归犹有涨痕存。炉红手暖书差健,鼎沸汤深酒易温。勿为无年忧寇窃,狺狺小犬护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