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江
月
(
其
二
)
县
圃
小
酌
烟
雨
半
藏
杨
柳
,
风
光
初
到
桃
花
。
玉
人
细
细
酌
流
霞
。
醉
里
将
春
留
下
。
柳
畔
鸳
鸯
作
伴
,
花
边
蝴
蝶
为
家
。
醉
翁
醉
里
也
随
他
。
月
在
柳
桥
花
榭
。
写景
春天
桃花
抒情
玉人
人物
鸳鸯
动物
蝴蝶
动物
烟雨
天气
风光
自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宴饮的景象。"烟雨半藏杨柳,风光初到桃花"两句通过烟雨和初到的风光,渲染出一幅朦胧而美好的春天图画。"玉人细细酌流霞"中的"玉人"指的是宴会上的佳人,以其婉约的姿态和举止,细腻地品味着美酒,增添了诗中的人文情趣。接着的"醉里将春留下"则透露出诗人对春天美好的珍视和留恋之情。春天的景色是如此短暂,而在醉意朦胧中,似乎能把这份美好延长一些。"柳畔鸳鸯作伴,花边蝴蝶为家"两句,则将自然界中的生物与人世间的情谊相连,营造出一片和谐共生的生态图景。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融入和喜悦。最后的"醉翁醉里也随他"则表明了诗人对生活的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态度。在酒精的作用下,世间的纷争和烦恼似乎都可以暂时放下,任由天命去安排。"月在柳桥花榭"一句,则是整个宴会场景的点睛之笔。月光下的柳桥和花榭,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交融的意境。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宴饮情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享受和珍惜,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与融入。语言平实而不失雅致,意境清新而又不乏深远。
毛滂
482首
毛滂(1056——?约1124),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属浙江)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滂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衢州)赵英结为伉俪。,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猜您喜欢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如梦令·春景
清·沈榛
袅袅垂杨临水。庭下杏花开未。明月蓦移来,透破玉床鸳被。无寐。无寐。又被鸟声惊起。
春日闲居三首(其二)
唐·白居易
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缅思山梁雉,时哉感孔圣。圣人不得所,慨然叹时命。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谣咏。得.....
望江南/忆江南
宋·欧阳修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和张二十五春日见寄五首(其四)
宋·范祖禹
白日春台上,欢娱莫诉杯。飞花留客醉,啼鸟近人来。
游王氏郭北山楼
明·宋登春
径草连村合,山楼带郭横。开尊招野客,倚树听流莺。露自花间滴,云从石上生。几回渔篴响,素月岭头明。
仲春玉泉山(其二)
清·爱新觉罗·弘历
女夷动物不能缄,擘萼弹苞满翠岩。信矣鸿钧恩溥博,果然形色总和諴。镜湖欲数鱼鳞葺,画栋将闻燕语喃。最是山川明秀处,启人藻思自超凡。
中酒闭门一月偶出晚步戏成小句
明·孙一元
燕麦花开春亦移,道人扶杖下山时。独醒免使渔翁笑,捲叶分泉当酒卮。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