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
书
(
其
一
)
愁
是
秋
所
成
,
经
春
偏
愈
剧
。
耿
耿
有
物
存
,
驱
之
寡
奇
策
。
虽
或
听
流
泉
,
泉
声
更
凄
激
。
思
欲
凌
风
翔
,
而
不
生
羽
翼
。
庶
几
学
神
仙
,
聊
用
展
胸
臆
。
秋天写景
抒情
忧思之情
借景抒情
思慕之情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刘清(袪尘)的《偶书(其一)》以秋天引发的愁绪为主题,展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纠葛。首句“愁是秋所成”,直接点出愁绪与秋季的关联,暗示了秋天的萧瑟景象可能触发了诗人的哀愁。接下来,“经春偏愈剧”进一步描绘了这种愁情在春天并未消减,反而更加浓烈,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难以排解的情绪。“耿耿有物存,驱之寡奇策”表达了诗人对于愁绪无法摆脱的无奈,即使试图寻找解决办法,也感到无计可施。诗人通过“虽或听流泉,泉声更凄激”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即使欣赏自然的流水声,也无法平息内心的愁苦,反而使心境更加悲凉。最后两句“思欲凌风翔,而不生羽翼”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越现实,像仙人一样飞翔以解脱愁苦的愿望,但现实中却无法实现,只能是“聊用展胸臆”的自我安慰。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洁,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愁苦的深刻体验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猜您喜欢
独步
宋·释绍嵩
独步时凝望,幽襟失所从。烟霞横眼界,天地醉心胸。泽国秋容老,人家水影重。行穷十里岭,回首兴何慵。
杀气不在边
唐·孟郊
杀气不在边,凛然中国秋。道险不在山,平地有摧辀。河南又起兵,清浊俱锁流。岂唯私客艰,拥滞官行舟。况余隔晨昏,去家成阻修。忽然两鬓雪,同是一日愁。独寝夜难晓,起视星汉浮。凉.....
采桑子(其九)
唐·冯延巳
微风帘幕清明近,花落春残,尊酒留欢,添尽罗衣怯夜寒。愁颜恰似烧残烛,珠泪阑干,也欲高拌,争奈相逢情万般。
怨歌(其一)
明末清初·屈大均
一春多泪痕,苔上无人扫。化作断肠花,复为断肠草。
官军恢复苏省二首(其二)
清·缪重熙
乱世谋生拙,全资众力扶。剧怜榆景迫,不使病魂苏。借箸筹空密,传方药未诬。心旌何日定,郁极动长吁。
与齐贞吉家德公伯含卧衡饮祖家园水亭以心远地自偏为韵
清·李澄中
京洛多缁尘,一水忽无地。云构俯澄澜,助我濠濮意。微风散沦漪,修鳞跃荷芰。安得木兰舟,陶然成独醉。倚槛望西山,夕阳落空翠。
狱中自述
明·沈溱
天亦有清霜,岂为庸夫计。人亦有系辞,岂为贱子虑。嗟哉大廷杖,乃得鞭小吏。俛首伤孤根,飘风落秋蒂。身系洛阳狱,旦夕且就毙。无聊弄赭衣,圜扉夜双闭。哀角刺我耳,饥鼠啮我臂。我.....
访毛平仲问疾与其子适同游柯山观王质烂柯遗迹
宋·陆游
篮舆访客过仙村,千载空馀一局存。曳杖不妨呼小友,还家便恐见来孙。林峦巉绝秋风瘦,楼堞参差暮气昏。酒美鱼肥吾事毕,一庵那得住云根。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