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
路
花
·
吴
中
寒
食
日
春
赛
极
盛
,
客
居
阖
户
不
出
。
适
叔
问
、
古
微
丈
以
和
清
真
近
词
见
示
,
切
情
惆
怅
,
辄
复
继
声
香
霏
绮
陌
尘
,
粉
压
荒
阑
雪
。
暮
寒
吴
馆
悄
,
箫
声
绝
。
东
风
浪
蕊
,
玉
手
怜
亲
折
。
一
春
歌
酒
阔
。
翠
烛
分
烟
,
那
堪
断
送
芳
节
。
离
尊
红
泪
,
点
点
啼
成
血
。
斜
桥
歌
扇
雨
,
花
迎
接
。
樨
杨
旧
眼
,
一
夜
心
先
切
。
争
怕
流
莺
说
。
此
情
为
谁
,
暗
中
长
恁
伤
别
。
节日
寒食节
写景
春天写景
抒情
离别
悼亡
情感
爱情
思乡
赏析
这首《满路花》描绘了吴中寒食日的春赛盛况,以及客居异乡的孤独与思念之情。开篇“香霏绮陌尘,粉压荒阑雪”以细腻笔触勾勒出春日里繁华与凋零并存的景象,香气弥漫在繁华的街道上,而荒芜的栏杆上覆盖着一层薄雪,对比鲜明,富有画面感。“暮寒吴馆悄,箫声绝”则将场景转入夜晚,寒气笼罩下的吴地馆舍显得格外寂静,只有箫声在空中回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深沉的氛围。接下来,“东风浪蕊,玉手怜亲折”一句,通过春风轻拂花朵,比喻女子对亲人的思念,形象生动,情感真挚。“一春歌酒阔,翠烛分烟,那堪断送芳节”描述了春日里人们欢聚畅饮的场景,但在这欢乐背后,却隐藏着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哀愁。接下来的“离尊红泪,点点啼成血”,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离别的宴席上,泪水如同鲜血般滴落,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斜桥歌扇雨,花迎接”描绘了雨中的斜桥上,女子手持歌扇,仿佛在迎接即将到来的离别,这一幕既美丽又充满忧伤。最后,“樨杨旧眼,一夜心先切。争怕流莺说,此情为谁,暗中长恁伤别”则表达了主人公对未来的担忧,害怕流莺(即黄莺)会泄露心中的秘密,让这份深情无处安放,只能在暗中默默承受离别的痛苦。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美好春日的赞美,也有对离别之苦的深切感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生活、对情感的独特感悟。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