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中
吟
十
载
三
朝
里
,
孤
峰
五
夏
僧
。
开
扉
怜
月
堕
,
抚
竹
看
云
兴
。
黯
黯
何
所
极
,
冥
冥
天
欲
层
。
草
堂
清
兴
发
,
遥
见
下
方
灯
。
写景
写山
情感
抒情
时间
夏季
山中的景象
清兴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山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生活。首句“十载三朝里,孤峰五夏僧”以时间的跨度和空间的高度,展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山中修行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暗示了他与世隔绝、追求内心平静的决心。接下来的“开扉怜月堕,抚竹看云兴”,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内心的宁静。诗人开窗迎接月落,抚触竹林,凝视云起,这些动作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平和与超脱。“黯黯何所极,冥冥天欲层”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述夜色的深沉和天空的厚重,进一步渲染了山中夜晚的静谧与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广阔无垠的感慨。最后,“草堂清兴发,遥见下方灯”则以草堂为背景,通过远处灯火的微光,反衬出山中生活的清幽与孤独,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尘世的向往与留恋。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和对宇宙奥秘的无限遐想。
猜您喜欢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幽居有感
元·曹之谦
閒居仍地僻,门闭草莱深。车马无还往,诗书有讨寻。严霜催岁晚,破屋觉寒侵。计拙烦亲旧,谁能数赐金。
峨眉云
明·谢迁
南望峨眉峰,去天不盈咫。东来千万叠,巍然独尊峙。旦时或兴云,云兴雨随至。瞻望倚方隅,膏泽被遐迩。比来夏秋交,妖魃忽为厉。旱暵动旬月,赤地几千里。山云杳无踪,乡民愁欲死。无.....
玉女庙
唐·吴融
九清何日降仙霓,掩映荒祠路欲迷。愁黛不开山浅浅,离心长在草萋萋。檐横渌派王馀掷,窗袅红枝杜宇啼。若得洗头盆置此,靓妆无复碧莲西。
赵文远见和用韵答之
宋·辛弃疾
粝食粗衣饱暖时,从他鼻涕自垂颐。万金药岂世无有,九折臂馀人始知。过雨沾香辞落蒂,随风飞絮趁游丝。我无妙语酬春事,惭愧新歌值凤吹。
乳源出水岩采雪花赠高士周孝廉诩
明末清初·屈大均
乳山多异卉,岁晏发寒林。不作冰霜色,谁知草木心。幽香盈石室,素影傍瑶琴。迟暮吾何惜,凭将答所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