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花
咏物
赞美
冬天
写花之梅花
情感
闺怨
抒情

赏析

这首《虞美人·瓶中腊梅》由明代诗人沈宜修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瓶中腊梅的风姿与韵味。开篇“生香素面檀融晕”,以“生香”点出腊梅独有的香气,而“素面”则描绘出腊梅清雅脱俗的外貌,加之“檀融晕”的修饰,更添几分温润柔和之感。接下来“懒傅何郎粉”一句,以何郎(即南朝宋的何逊)的美名来比喻腊梅的自然之美,无需过多装饰,自有一番风韵。“胆瓶折取贮仙葩”一句,将腊梅比作仙界的花朵,被精心地放入胆瓶之中,既表现了对腊梅的珍视,也暗示了其超凡脱俗的气质。“试看渐将春色、逗些些”则通过观察腊梅的生长,感受到春天的气息逐渐临近,腊梅仿佛是春的使者,提前带来了生机与希望。“纤枝不斗东风巧,耐雪冲寒早”两句,赞美了腊梅在严冬中的坚韧与美丽。即使是在凛冽的寒风和纷飞的雪花中,腊梅依然挺立枝头,展现出不屈不挠的生命力。这里的“不斗东风巧”并非指争艳斗丽,而是强调腊梅的独特风骨与自然之美。最后,“镜前新写汉宫妆,却把玉颜淡淡、拂轻黄”以汉宫妆的比喻,进一步描绘了腊梅的优雅与高洁。在镜子前,腊梅如同一位淡妆的女子,轻轻拂去黄色的花瓣,展现出一种淡雅而不失华贵的气质。这一句不仅赞美了腊梅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其品格的敬仰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瓶中腊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与内在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沈宜修

198首
山东副使沈珫之女,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妻。工诗词,生三女皆能诗,母女相与题花赋草。因女死神伤而卒。绍袁集妻女之作,编为《午梦堂十集》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