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柯
子
·
窗
外
芭
蕉
入
雨
朱
弦
咽
,
临
风
碧
簟
垂
。
镇
长
相
守
绿
窗
时
,
忆
得
婵
娟
,
和
袖
捲
金
泥
。
小
院
苔
移
袜
,
空
帘
月
印
眉
。
晚
妆
偷
泪
滴
罗
衣
,
几
幅
长
笺
,
何
处
写
相
思
。
写景
抒情
夏天
植物
芭蕉
写雨
闺怨
写衣
罗衣
赏析
这首《南柯子·窗外芭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闺女子的情感世界。首句“入雨朱弦咽”,以“朱弦”象征女子的心事,仿佛琴弦在雨中呜咽,暗示着内心情感的复杂与哀愁。接着,“临风碧簟垂”,通过“碧簟”(绿色的竹席)随风轻摆,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镇长相守绿窗时,忆得婵娟,和袖捲金泥。”这几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女子在绿窗前长久地守候,回忆起与心上人的美好时光,甚至将这份思念卷入袖中,化为金泥,形象地表达了对爱人的深深眷恋和无法言说的思念之情。下半阙“小院苔移袜,空帘月印眉。”以“小院苔移袜”描绘女子在庭院中行走时留下的足迹,以及“空帘月印眉”表现夜晚月光下窗帘上的倒影,这些细节都充满了孤独与寂寞的意味。最后,“晚妆偷泪滴罗衣,几幅长笺,何处写相思。”女子在晚妆时偷偷落泪,泪水沾湿了衣物,她试图通过几幅长笺来寄托自己的相思之情,但相思之苦无处诉说,情感的表达显得格外凄美。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深闺女子在爱情中的孤独、思念与哀愁,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清代闺怨词的佳作。
李雯
135首
明崇祯十五年举人。与陈子龙等有“云间六子”之称。入清,被荐任内阁中书舍人。多尔衮致史可法、唐通等信,均其手笔。不久,忧伤而死。有《蓼斋集》
猜您喜欢
宴交代权赣州孙提刑致语口号(其一)
宋·文天祥
麾节东南会一堂,兰亭昨日记流觞。六丝星度银潢影,五綵春浮玉翠香。院柳旧云怀燕语,野华新雨挹虹光。凤池对秉他年事,伫看天街接佩珰。
雨后瀛台
清·爱新觉罗·弘历
朝暾散曙光,徂云在空宇。趯坡花木丛,太液鸢鱼聚。润含草味馨,涨益瀑声怒。山亭水榭间,并辇同舟所。孑然成暂来,怆尔独延伫。景光迅与否,瞥眼半年许。
点绛唇·闺思
宋·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陆君采都目入闽
宋末元初·戴表元
趋闽渐近解闽吟,公子来时夏欲深。捲地翠棚榕树驿,漫天红锦荔枝林。官庖隽永多珍脍,野语啁嘲有怪禽。风物自佳难逗遛,浙江归棹待相寻。
独坐七首(其四)
明·黄衷
群山犹未解征鞍,鼓角萧萧六月寒。自笑幽人幽兴别,绕篱开遍紫鸡冠。
初夏郊行
清末近现代初·陈肇兴
黑云初散雨初晴,一望郊原绿已平;好鸟逢人如问讯,野花满眼不知名。晚烟几簇笼修竹,新涨千畦长早粳;屈指纳禾期已近,老农相对有欢声。
卖花声
清·高佩华
消息漏声中。夜雨濛濛。一竿晓日透窗红。知是有人楼上坐,鬓影蓬松。小婢唤匆匆。卷起帘栊。馀音缥缈散西东。仿佛垂杨深处去,几阵香风。
后庭花
宋·许棐
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知心惟有雕梁燕。自来相伴。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