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花
子
一
撚
红
微
双
凤
尖
,
半
弯
翠
抹
远
山
联
。
素
著
轻
绡
无
粉
汗
,
近
风
前
。
打
马
怎
教
玉
指
动
,
采
花
应
贴
绿
鬓
鲜
。
真
个
日
长
看
影
倦
,
恼
人
闲
。
写人
抒情
手法的词
赞颂美人
赏析
这首《山花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赏花的生动画面。开篇“一撚红微双凤尖,半弯翠抹远山联”,以“红微”、“双凤尖”、“翠抹”、“远山联”等意象,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层次分明的春景图,红花与翠色交织,如同双凤展翅,远山如黛,美不胜收。接着,“素著轻绡无粉汗,近风前”,进一步渲染了花的纯净与娇嫩,仿佛轻纱般轻盈,即使在春风中也无一丝汗渍,展现出花朵的清雅与生命力。此处将花比作轻绡,形象地表现了其轻盈与透明感,同时也暗示了花的易逝与脆弱。“打马怎教玉指动,采花应贴绿鬓鲜”,这两句则通过动态描写,展现了赏花者的动作与情感。骑马赏花时,手指轻轻触动花朵,仿佛不愿惊扰这宁静美好的瞬间;而采摘花朵时,绿鬓映衬着鲜艳的花朵,更添几分生机与活力。这里不仅描绘了赏花的场景,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愫。最后,“真个日长看影倦,恼人闲”,表达了赏花者在长时间欣赏美景后,感到身心俱疲,却又难以割舍这份闲适与宁静的心情。日长影移,时光流逝,却让人在忙碌之余找到了片刻的宁静与满足。整体而言,《山花子》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赏花的乐趣,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和对生活闲适状态的向往。
李雯
135首
明崇祯十五年举人。与陈子龙等有“云间六子”之称。入清,被荐任内阁中书舍人。多尔衮致史可法、唐通等信,均其手笔。不久,忧伤而死。有《蓼斋集》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卧病坐乐轩
清·程琼
日日薰香礼觉王,不任操作不缝裳。谁知鹿苑无生诀,未及龙宫不死方。
颂古四十首(其三)
宋·释守珣
涅槃一路同来往,寸步宁亏达本乡。鹙子黠儿轻借便,由如哑子吃生姜。月上女,太无良,不涂红粉自风光。金锁玄关留不住,百尺竿头信脚行。
醉桃源·赵恭善生朝
元·王丹桂
前期三日是蕤宾。芝輧别紫宸。祥烟瑞霭结氤氲。同资诞玉真。才敏慧,性敦淳。常希道德邻。人间短景不堪陈。壶天别有春。
题欧阳广汤梅花
明·杨士奇
西昌欧阳生,明经起科目。当宁敬刑罚,擢官秋卿属。生抱忠厚资,况奉先训笃。夜烛治官书,求生于死狱。所听两造词,不厌四五覆。明鉴靡遁情,被辜皆诚服。门庭净若洗,襟怀皎于玉。勉.....
菩萨蛮(其四)回文
宋·张孝祥
白头人笑花间客。客间花笑人头白。年去似流川。川流似去年。老羞何事好。好事何羞老。红袖舞香风。风香舞袖红。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