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时
田
园
杂
兴
六
十
首
(
其
二
十
)
茅
针
香
软
渐
包
茸
,
蓬
■
甘
酸
半
染
红
。
采
采
归
来
儿
女
笑
,
杖
头
高
挂
小
筠
笼
。
田园
物候
儿童趣事
夏日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中的第二十首,描绘了春天采摘茅针(一种野生植物)的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孩子们在田间地头欢笑声中采摘茅针的情景,茅针的香软和蓬蓬草的甘酸交织,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田园画卷。"渐包茸"描绘了茅针的嫩芽逐渐包裹着绒毛的可爱样子,"半染红"则暗示了蓬蓬草的红色果实点缀其中,色彩鲜明。最后两句"采采归来儿女笑,杖头高挂小筠笼",写孩子们满载而归,欢声笑语中将茅针悬挂在竹篮或小竹笼上,洋溢着生活的喜悦和乡野的乐趣。整首诗富有生活气息,富有诗意,体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范成大
2044首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卒,年六十八,追赠五官,后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猜您喜欢
临清柳枝词三首(其三)
明·董谷
行行檐树碧阴森,绿户朱帘粉堵深。睡起日高无一事,紫囊惟费买花金。
汉江岸二首(其一)
宋·陈造
一自阳侯战雨师,枣畦桑陇但空陂。此君屹立如尊勇,依旧青青似昔时。
夏日村居次焦山郭次甫韵
明·梁可澜
万里天光海气凉,阑干十二海天长。粟舂铁树飞泉响,酒压金茎玉露香。柳岸客过桃叶渡,柴门人指杏花乡。阴阴绿树江村晚,倦鸟归来带夕阳。
次韵夏大卿寄玛瑙寺献上人
明·刘泰
高僧占断西湖胜,细草斜连石子坡。度岭剪来藤作杖,翻畦种得菜成窠。一龛晓日红蒸衲,四壁秋烟翠染萝。借问何时开夜讲,洗清尘耳定须过。
夏日同欧卢冼诸社长访杜四隐君居赋赠二首(其二)
明·李英
清泉隐逸老工诗,自酿松醪熟几时。扫径倒迎文学士,登楼问月醉归迟。
新晴西园散步四首(其二)
宋·杨万里
池水初生盖玉沙,雨馀碧草卧堤斜。日摇波影缠桥柱,绣出栾枝遍地花。
次韵旷翁四时村居乐(其二)
宋·艾性夫
藕花分房菱出角,瓜实累累蔓篱落。稻田水多翁不愁,日抱筠筐晒山药。清溪濯暑生布裳,石薷煮透山泉香。涯南老屋颇宜夏,草窗瓦枕松风凉。
赋祝次仲八景(其三)山市晴岚
宋·刘学箕
贸易足鱼米,相逢话桑麻。村墟人蚁纷,日夕山气佳。酒贱醉瓷瓯,樵渔自生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