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
访
写景
抒情
咏物
怀古
记梦
赞美
山水
秋天
情感
思乡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文人雅士生活画卷。首句“魏国图书天下无”,以夸张之笔赞美了赵承旨所藏之书之丰富与珍贵,犹如魏国图书一般,冠绝天下。接着“当时声价满皇都”进一步强调其名声之盛,响彻整个京城。“万篇文绣垂金薤,一段冰清置玉壶”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赵承旨的藏书比作精美的文绣,悬挂于金薤之上,既显华美又具价值;同时,也将其人格比作冰清玉洁,高雅脱俗。这两句不仅赞美了藏书的丰富与质量,更赞扬了赵承旨的高洁品性。“碧海春深龙出蛰,丹山月白凤生雏”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隐喻赵承旨的才华与成就。龙蛰于深海,待机而出,象征着赵承旨的才华在等待时机展现;而丹山月白,凤凰生雏,则寓意他的成就如同凤凰般辉煌,且后继有人。最后,“看云忽起苕溪梦,便欲乘舟访五湖”表达了诗人对赵承旨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苕溪之梦,五湖之游,都是古代文人理想中的隐逸生活,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赵承旨生活状态的羡慕,并渴望能与其共赏自然之美,体验心灵的宁静与自由。整首诗通过对赵承旨藏书与人格的赞美,以及对其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知识、道德与自然美的追求与向往。

马麟

12首
一字国瑞。嗜读书。元季避兵松江,筑室鉴池,有田园花木之趣,日诵经史。遇佳客往来,则觞咏不辍。有《公振集》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