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抒情
咏物
节令
重阳节
写花
菊花
写山
南山
写鸟
节令
秋节
怀古
渊明
赞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隐逸生活,通过“采菊”这一细节,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高洁情操。诗中“渊明耻折腰”,表达了陶渊明对官场的不屑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式微”一词出自《诗经》,在这里借指陶渊明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回归田园生活的渴望。接着,“闲居爱重九,采菊来白衣”描绘了陶渊明在重阳佳节时,穿着白衣,悠闲地在菊花丛中采摘的情景,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南山忽在眼,倦鸟亦知归”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南山的出现仿佛是自然界的召唤,倦鸟归巢则象征着陶渊明内心的平静和对归宿的渴望。最后,“至今东篱花,清如首阳薇”以东篱之菊和首阳山的薇菜作比,赞美了陶渊明如同这两样自然界的纯净之物一样,保持着高洁的品质和超脱世俗的心境。整首诗通过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王十朋

2200首
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猜您喜欢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